白首儒臣典缥缃,绛纱弟子尽琳琅。
种槐幸得依刘井,佗日清阴满玉堂。

【释义】

年迈的儒臣在管理翰林院詹事,得到皇帝批准。白首的儒臣,典当了书籍;绛纱的弟子,都是琳琅满目的人才。他们种下的槐树,幸得依附于刘氏井下,将来定能荫庇玉堂。

【注释】

  1. 疏辞:即辞谢、推辞,指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或对所任官职表示谦虚推让。
  2. 得俞旨:得到皇上的同意。俞,同“予”。
  3. 丁丑十月:即十月初六日。
  4. 缥缃(piāo shānɡ):指书卷。
  5. 绛纱:红色纱罗。
  6. 刘井:指汉文帝时丞相曹参之故宅旁的一口古井,因曹参为沛人,故称“刘井”。刘姓是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姓氏。
  7. 佗(tú)日:他日的意思,指以后。
  8. 清阴:清凉荫蔽之意,喻恩泽。
  9. 玉堂:指翰林院。
    赏析:
    这是一首辞官颂诗。诗人以白首文人的身份,在辞官之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
    诗的第一句“白首儒臣典缥缃”,意思是说,我是一位年老的儒家学者,现在要辞掉这个职务。这里用了典,“缥缃”一词出自《汉书·艺文志》,是指古代的书卷。诗人用此典来比喻自己的学识和才艺。
    第二句“绛纱弟子尽琳琅”,意思是说,我的门生弟子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才。这里的“绛纱”也是典,指的是红色的纱帐,这里用来比喻学生们的才华如同珍贵的宝玉一般。
    第三句“种槐幸得依刘井”,意思是说,我有幸能够依附于刘家的井下,得到了刘家的支持和帮助。这句诗中的“种槐”也是一个典故,源自《晋书·王戎传》,王戎曾经种过一棵树,后来被人们称为“王家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刘家的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佗日清阴满玉堂”,意思是说,他日后一定会有清正廉洁的人来担任这个职位,使得整个翰林院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治理。这里的“佗日”也是一个典故,源自《诗经·大雅·荡》中的“他日慎莫远扬”,意思是说未来的日子要小心谨慎,不要过于张扬。而“玉堂”则是指翰林院,这里用来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才。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怀和责任感,以及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肯定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