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辔晴郊野兴赊,城闉西畔入烟霞。
几家地接灵和柳,一路春残杜曲花。
注释:
纵辔晴郊野兴赊,城闉西畔入烟霞。
纵马驰骋在晴朗的郊外,心情舒畅但兴致已尽。
几家地接灵和柳,一路春残杜曲花。
有几户人家紧邻着美丽的灵和柳树,一路春天将尽杜曲花开。
译文:
纵马驰骋在晴朗的郊外,心情舒畅但兴致已尽。
有几户人家紧邻着美丽的灵和柳树,一路春天将尽杜曲花开。
赏析:
《八月过明相国园还循河至高梁桥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是第一首,写诗人骑马在长安郊外游览的情景。首句写景,点出地点,渲染气氛。“晴郊”,即郊野。郊野风光明媚,晴光照耀之下,一片生机盎然。次句点题,表明是在郊外游览。“城闉”(yin,城上的矮墙)西畔,指京城西门外。“烟霞”指山峦云雾,这里用来形容郊野景色之美。“纵辔”(zòu sù),骑马,也指任凭车马自由奔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骑马在郊外游览,心情舒畅而兴致未尽。第三句描写了郊外的景物。“几家”指靠近郊野的几户人家,“地接灵和柳”。灵和是地名,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灵和一带多有垂柳。“杜曲”,古地名,在长安西南。杜曲一带多有花木。这两句的意思是:几家人家紧邻着灵和柳树,一路上春色将尽,杜曲上开满了鲜花。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也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