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遍天涯道路长,故将辛苦试仙郎。
岂应天上元霜易,翻为人间玉杵忙。

觅遍天涯道路长,故将辛苦试仙郎。岂应天上元霜易,翻为人间玉杵忙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张英的作品,以友人题裴航游仙图便面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其四”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旅途的深切关怀和对其努力不懈的赞美。

逐句翻译及注释

  1. 寻觅遍天涯道路漫长,因此尝试着考验一下仙郎的坚韧不拔。
  • “寻觅遍天涯”:形容寻找了极远的旅程。
  • “道路长”:比喻旅途遥远或困难。
  • “故将辛苦试仙郎”:表明为了考验朋友,故意增加了旅途的艰辛。
  1. 难道应该天上的霜雪容易融化,反而人间的劳作更加繁重吗?
  • “岂应天上元霜易”:暗示天界的自然现象相对简单,而人间却要应对更多困难。
  • “翻为人间玉杵忙”:用“玉杵”(一种古代研磨工具)来象征繁忙的劳作。
  1. 此诗通过描绘友人远行的艰难历程,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人生的不易。

赏析与创作背景

  1. 情感表达:此诗体现了作者对友人远行者深厚的情感和关切。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友人坚持不懈、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的赞赏。
  2. 艺术手法:采用对比手法,将天界的美好与人间的艰苦相对比,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使用生动的意象如“玉杵”,使得抽象的劳动过程具象化,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感同身受。
  3. 文化内涵:在清代社会背景下,此类作品反映了人们对超脱现实、追求精神升华的文化追求。裴航的故事作为文学原型,在诗中被赋予新意,不仅赞颂了友人的坚毅,也暗合了当时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4. 历史意义: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清代文人普遍注重个人修养和精神生活的背景下产生。这种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文学创作趋势相符,即强调内心世界的挖掘和情感的真实表达。
  5. 教育启示:通过对友人旅途的描述,此诗还传递了一种人生哲理——无论面临何种困境,只要坚持和努力,终将迎来曙光。这对今天的人们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为友人题裴航游仙图便面六首·其四》不仅是一首简单的旅行诗,更是一幅充满哲思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裴航及其游仙故事,结合作者自身的感悟和观察,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待友谊的真挚情感。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能触动现代人的心灵,引发人们对生活、友情及理想的思考与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