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下才窥半面春,千缗玉杵此情真。
神仙不死皆情种,肯学人间薄幸人。
诗句原文如下:
帘下才窥半面春,千缗玉杵此情真。
神仙不死皆情种,肯学人间薄幸人。
接下来是诗句的翻译:
诗中第一句“帘下才窥半面春”,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帘后隐约看到诗人的情景,这画面充满了神秘和美丽。第二句“千缗玉杵此情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深厚情感的真实性。最后一句“神仙不死皆情种,肯学人间薄幸人”,则是一种哲理性的表达,指出即使是神仙也有感情,而人间的轻薄之人却不懂得珍惜。
关键词解释:
- 帘下:指帘后的隐秘空间,常用来比喻隐秘、难以接近的场景或情境。
- 才窥:仅仅窥视或观察到,形容观察的深度和距离。
- 半面春:暗示着某种朦胧的美,春意盎然,又透露出一丝不可触及的美感。
- 千缗玉杵:象征着贵重和纯净,这里可能指的是女子身上的饰品或身份象征。
- 此情真:强调这种感情的真诚与深切。
- 神仙不死:古代信仰中认为神仙不会死亡,常用于形容超凡脱俗的状态。
- 皆情种:表示所有的神仙都有情感,这是对他们性格的一种概括。
- 肯学人间薄幸人:表达了一种对世俗轻薄行为的否定态度,即使是神也不能放弃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浪漫场景,通过对帘后女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这份情感的真实感受。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千缗玉杵”不仅形容女子的美丽,还暗含了她的高贵身份。同时,“神仙不死皆情种”这一说法,体现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情感投入和尊重,即使身处凡尘,也不失为一个有情感的人。最后一句“肯学人间薄幸人”则是对世俗轻薄行为的一种强烈批评,显示出诗人对真情的坚定追求和珍视。整体而言,该诗不仅是对一个美丽瞬间的记录,也是对人性中真挚情感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