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经旬免坐衙,徐看晴日下檐牙。
犹馀腊瓮盈樽酒,恰对薰炉绕坐花。
挝鼓颇知邻舍乐,卖饧莫厌市儿哗。
青梅翠滴杨梅紫,且试江南顾渚茶。
【注释】
辛巳:即宋代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高枕经旬免坐衙:意思是经过十多天,可以高枕无忧,不用到衙门值班了。徐看晴日下檐牙:意思是慢慢欣赏晴天的阳光洒在屋檐上的景象。犹馀腊瓮盈樽酒:意思是还有腊月里的酒坛子盛满了美酒。恰对薰炉绕坐花:意思是正当熏香的炉子旁,围着花草坐着喝茶。挝鼓颇知邻舍乐:意思是听到敲鼓声就知道邻家的欢乐事。卖饧莫厌市儿哗:意思是卖糖不要嫌人吵闹。青梅翠滴杨梅紫,且试江南顾渚茶:意思是用刚摘下来的青梅来品尝,那青梅的色泽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用刚摘下的杨梅来品饮,那杨梅的颜色如同紫色一样美丽。且试江南顾渚茶:意思是再尝尝江南著名的顾渚茶。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辛巳新岁(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四日所作。全词通过记叙自己闲居无事,与邻居交往,饮酒赏景的几件小事,表现了一个退官后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辛巳新岁”点明时间,说明这是新的一年开始时。“高枕经旬免坐衙”的意思是说过了十多天,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地休息,不再到衙门里去值勤上班了。“徐看晴日下檐牙”,意思是慢慢地欣赏着晴朗阳光照耀着屋檐的情景。“犹馀腊瓮盈樽酒”意思是还剩下一满瓮的美酒。“恰对薰炉绕坐花”,意思是正对着熏香的炉子,围坐在花草之间喝茶。“挝鼓颇知邻舍乐”,意思是听到敲鼓的声音就能知道邻家正在举行什么喜庆的活动。“卖饧莫厌市儿哗”,意思是不要讨厌市场上人们的嘈杂喧闹。“青梅翠滴杨梅紫”,“且试江南顾渚茶”,意思是用刚摘下来的鲜果来品尝,那青梅的颜色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用刚摘下的杨梅来品饮,那杨梅的颜色如同紫色一样美丽;再尝一尝江南著名的顾渚茶。
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退居乡里以后,过着非常安逸的生活。他在自己的庭院里,经常邀朋引伴,喝酒赏花,十分惬意。这种生活,虽然清静闲适,但未免太单调了。因此他不时地出外走走,与邻里朋友相聚,以调剂一下生活的情趣。这首词就是描写他退居家乡后与邻居交往的一些情景。
此词写的是自己闲居无事,与邻居交往,饮酒赏景的几件小事。全词通过记叙这些小事,表现了一个退官后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首句写自己在家中闲居无事,不必到衙门里去值勤上班了。“经旬免坐衙”,意谓已经过了十来天,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地休息了。“高枕”两句承上而来。“高枕”,语本《汉书·陈遵传》:“遵性宽弘长厚……宾客见遵不冠者众,然服其宽略。”“高枕经旬免坐衙”,即是指陈遵而言。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表明自己闲居在家,可以高枕无忧,不必到衙门中去上班了。“徐看晴日下檐牙”一句承上启下。这一句的意思是慢慢欣赏着晴朗阳光照耀着屋檐的情景。这一句既照应了“经旬免坐衙”,也引出下文“犹馀腊瓮盈樽酒”,“且试江南顾渚茶”。
“犹馀腊瓮盈樽酒”,意思是还剩下一满瓮的美酒。“腊瓮”,指冬天封存的酒。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还有一坛子冬天封存的美酒还剩下呢!这一句既照应了上句的“晴日下檐牙”,又引出下文的“恰对薰炉绕坐花”、“且试江南顾渚茶”。
“恰对薰炉绕坐花”,意思是正对着熏香的炉子,围坐在花草之间喝茶。“薰炉”,古代用来燃烧香料薰衣服或居室的器具。《晋书·王凝之传》:“(谢安)每闻四角音,辄唤嵩作‘左军’,素好薰风。”这里以薰炉代指室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正面对着熏香的炉子,围着花草坐在一起喝茶。
“且试江南顾渚茶”,意思是再尝一尝江南著名的顾渚茶。“顾渚茶”是唐代名产茶,为江南名品之一,因产于浙江长兴顾山而得名。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再尝一尝江南著名的顾渚茶吧。
“击鼓”两句写邻里交往的情况。“击鼓”,原指军中号令。这里指邻里间互相庆贺的事。“颇知”,了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听到敲鼓的声音就知道邻家正在举行什么喜庆的事。“卖饧”两句是写邻居们热闹喧哗的情形。“卖饧”,指做麦芽糖的买卖。“市儿哗”,指街上行人拥挤喧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要讨厌市场上人们的嘈杂喧闹。
“青梅”两句写自己品鉴果品的情况。“青梅”,指未成熟的青梅。古人常以青梅来比拟女子的青春貌美。“翠滴”,形容果实鲜艳可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用刚摘下来的鲜果来品尝,那青梅的颜色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用刚摘下的杨梅来品饮,那杨梅的颜色如同紫色一样美丽。这两句既写自己的品鉴,又写出了自己闲居时的心境和情趣。
这首词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词人退隐后的闲适心情和淡泊的情怀。全词语言朴实自然,风格平淡中带有清新隽永的韵味,读来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