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景物更谁同,置我清阴翠霭中。
桂露夕漙穿树月,兰香朝扑卷帘风。
琴含宫徵闲逾好,诗继陶韦澹益工。
蔬食何妨坐良夜,八关聊拟乐天翁。

戊寅中秋

秋来景物更谁同,置我清阴翠霭中。

桂露夕漙穿树月,兰香朝扑卷帘风。

琴含宫徵闲逾好,诗继陶韦澹益工。

蔬食何妨坐良夜,八关聊拟乐天翁。

注释:

  1. 秋来景物更谁同,置我清阴翠霭中:秋天来临,万物凋零,景色显得格外萧瑟,但在这清幽的夜晚,我独自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2. 桂露夕漙穿树月,兰香朝扑卷帘风:桂花在月光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仿佛能穿透树叶直达月亮;清晨,一阵清新的香气随风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3. 琴含宫徵闲逾好,诗继陶韦澹益工:我的琴声悠扬婉转,如同宫商五音般和谐美妙;我的诗作则继承了陶渊明和韦应物的清新淡泊之风,更加精致细腻。
  4. 蔬食何妨坐良夜,八关聊拟乐天翁:尽管我吃着简朴的素食,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这美好的夜晚;我想效仿李白的乐观豁达,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赏月,畅谈人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寅年的中秋节所作,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秋来景物更谁同,置我清阴翠霭中”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自己独享这宁静夜晚的喜悦。接下来,“桂露夕漙穿树月,兰香朝扑卷帘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桂花和兰花在夜晚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第三、四句“琴含宫徵闲逾好,诗继陶韦澹益工”,则是通过音乐和诗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诗人不仅继承了陶渊明和韦应物等人的清新淡泊之风,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创新。这种艺术上的传承和发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感。
    最后两句“蔬食何妨坐良夜,八关聊拟乐天翁”,则是诗人在中秋之夜的自娱自乐。虽然生活简单,但在这样美好的夜晚,诗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还想效仿李白的乐观豁达,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赏月,畅谈人生。这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