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过兰若觉幽清,老衲茶瓜世外情。
风透葛衣消暑气,涛翻松籁作秋声。
餐分斋钵神偏爽,息数僧床体倍轻。
亭午氤氲成小憩,梦中犹绕豆花行。

译文:

在炎热的夏天,我走过了许多寺庙,感到非常的清凉。我是一个和尚,对世俗的生活毫无兴趣。风吹过我的葛衣,带走了我的暑气;涛声翻起松涛,发出秋天的声音。我吃斋饭时,神特别的清爽;我休息时,身体特别的轻松。中午的时候,我坐在亭子里,享受着小憩的时光,梦中还想着豆花。

注释:

  1. 兰若:梵语“兰若”的译音,原指佛教寺院。
  2. 老衲茶瓜:指僧人。
  3. 消暑气:消除暑气。
  4. 松籁(lài):风声、松涛声。
  5. 餐分斋钵神偏爽:指吃饭时,神特别的清爽。
  6. 僧床:僧徒睡觉用的木制床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炎热的夏天游览法华寺时的即兴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之志。
    首联写诗人在炎热的夏天游览寺庙的所见。他看到寺庙中环境幽静,自己作为僧人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清净。这里的“频过兰若觉幽清”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颔联写他在寺庙中的所感。他感受到风吹过他的葛衣,带走了他的暑气;涛声翻起松涛,发出秋天的声音。这里的“涛翻松籁作秋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颈联写他在寺庙中的所思。他吃到斋饭时,神特别的清爽;他休息时,身体特别的轻松。这里的“餐分斋钵神偏爽”和“息数僧床体倍轻”描绘出了他在寺庙中的精神愉悦。
    尾联写他在寺庙中的小憩时光。中午的时候,他坐在亭子里,享受着小憩的时光,梦中还想着豆花。这里的“亭午氤氲成小憩”描绘出了他在寺庙中的宁静与舒适。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之志。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