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忽送雁鸿声,来伴春帆一日程。
身到江南仍是客,床联夜雨若为情。
须眉濩落宜高卧,岩谷荒凉待耦耕。
相对扁舟思转剧,钓竿烟水足平生。
【注释】
靖江:今江苏靖江县,在苏州之西南。毗陵:今江苏常熟市,在苏州之东北。海云:即云。鸿声:鹤声。来伴春帆一日程:雁阵飞过,好像在陪伴着春天的船帆,一程程地行进。身到江南仍是客:自己到江南做客。床联夜雨若为情:被一夜的雨水打湿了。若为情,是问为什么如此多情,指被雨水淋湿了。须眉:胡须和眉毛,泛指男子的仪表。高卧:指隐居生活。岩谷:山中的洞穴、山谷。待耦耕:等着与伴侣一起耕种。相对扁舟思转剧:相对而坐的小舟,思绪更加深沉了。足平生:足够一生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时在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当时诗人已年近七十。诗人自比为“江南客”,以“雁”自况,抒写了久客飘零、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全诗语言质朴,风格平淡中见含蓄深沉,富有韵味,堪称七绝中的珍品。
首联两句写诗人从靖江来到毗陵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颔联两句写自己虽身在江南,却仍像在外乡一样,思念着远在他乡的朋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颈联两句写诗人因思念朋友而无心欣赏山水之美。他宁愿在家中闲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与别人交往。这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安于贫贱的性格特点。
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短暂如烟水,应该珍惜时光,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因此,他决定与朋友相约,共同度过这一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