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苑曾分一顾荣,孝威风度满西清。
北平棨戟传家世,京洛文章数弟兄。
易水几年蓑笠往,西山昨日杖藜行。
重过宣武门前第,繐帐凄凉百感生。

奉挽座师宛平刘公

杏苑曾分一顾荣,孝威风度满西清。

北平棨戟传家世,京洛文章数弟兄。

易水几年蓑笠往,西山昨日杖藜行。

重过宣武门前第,繐帐凄凉百感生。

诗句与译文:

  1. 杏苑曾分一顾荣 - 这句诗描述了在杏花盛开的园地中,曾经有幸得到座师(老师)的一次注视和赏识,这里的“杏苑”指的是著名的教育场所,象征着学术氛围浓厚。座师的出现给予了作者极大的荣耀,如同被珍视一样。

  2. 孝威风度满西清 - “孝威”可能指的是学生对座师的尊敬和崇拜之情,而“风度满西清”则表达了座师的风范和品德遍布整个京城,特别是西清地区。这句话反映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敬意。

  3. 北平棨戟传家世 - 这里的“北平”可能指的是北京或北平(今北京),而“棨戟”是古代的一种仪仗,用以象征尊贵和权力。这句话意味着座师家族世代以文才著称,拥有辉煌的历史与传承。

  4. 京洛文章数弟兄 - 京洛即指京城,这里特指洛阳。“弟兄”在这里可能是对同辈人的尊称。这句诗表明座师不仅个人才华横溢,其子弟也同样在文学或学问上有所建树,形成了一个文学世家的群体。

  5. 易水几年蓑笠往 - 易水是中国古代河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这句诗通过描述在易水边度过的时光以及使用的蓑笠,表达了作者与座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分离时的不舍之情。

  6. 西山昨日杖藜行 - 西山可能指的是位于京城附近的著名山峰。这句诗描绘了座师在昨天拄着藜杖(一种手杖,常用来行走山路)登山的情景。这反映了座师的闲适生活方式以及他享受自然美景的习惯。

  7. 重过宣武门前第 - “重过”表示再次访问或回访某地。“宣武门前第”很可能指的是东汉名将曹操的府邸,这里用作座师的住所,象征着尊贵与荣耀。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座师故居的尊重以及对再次拜访这座宅邸的期待。

  8. 繐帐凄凉百感生 - 繐帐是一种用丝绸制成的帐子,常用于贵族或文人家中。这句诗形容座师故居的萧条景象给作者带来了深切的情感反响,可能是由于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师长而产生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座师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师生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首联“杏苑曾分一顾荣,孝威风度满西清”通过杏苑和西清两个地点的描写,传达了座师的文采风流和德行高洁。颔联“北平棨戟传家世,京洛文章数弟兄”进一步强调了座师家族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颈联“易水几年蓑笠往,西山昨日杖藜行”则通过具体的时间和动作,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与座师共度的温馨时光。尾联“重过宣武门前第,繐帐凄凉百感生”则表达了作者对座师故居的缅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座师的个人魅力和学术成就,也体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