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春晴体乍舒,闲驱稚子理荒芜。
梅边稳置支琴石,竹下新移瀹茗垆。
幽径滑时扶榔栗,小溪平处坐氍毹。
若教添取公麟笔,处处堪将入画图。

【注释】

①人日:即人日节,古人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人日”,是春节的第二天。②课:督促,管理,治理。③童子:指年幼的孩子。④荒芜:荒废不治。⑤梅边:梅花旁边。梅石:梅树旁边的石子。⑥瀹茗:烹煮茶水。⑦扶榔栗:用手扶住树枝,用脚蹬踏,使果实脱落下来。⑧氍毹:一种草鞋。⑨公麟笔:公羊毫笔,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左丘明所著《左传》的笔。⑩画图:绘画图样。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一个人在春天里,在园林中教孩子整理园圃,并写意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前两句写人日节时,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他带着孩子去整理园圃,一边教孩子一边观赏美景。“人日春晴体乍舒”点明节令和天气,“闲驱稚子理荒芜”描绘出一幅春光中的忙碌景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后三句描绘了园中景色。有梅树旁边放置着一块支琴石,竹子之下放着一尊瀹(yù,烹)茗的炉子;小径上踩过的痕迹滑溜溜,溪水中漂浮着坐垫。最后一句说如果让公羊毫笔来描绘,处处都是入画的美景。

诗的前三句写景,后三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幽雅而清新。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隽永,富有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