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将何物伴行藏,琴荐茶铛与笔床。
邻舍祗因沽酒熟,舆台总为入山忙。
朝看丹树千峰锦,夕对青橙一榻香。
打稻歌声中夜起,悬知明月满前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把握全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赏析。本题中“入山”为题目,“更将何物伴行藏”,“琴”“茶”等为关键词,“邻舍祗因沽酒熟,舆台总为入山忙”中的“舆台”为关键词,“朝看丹树千峰锦,夕对青橙一榻香”中的“丹树”为关键词;“打稻歌声中夜起,悬知明月满前廊”中的“明月”、“明月满前廊”为关键词。
【答案】
①“更将何物伴行藏”,用一个“更”字,写出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心愿;
②“琴荐茶铛与笔床”一句,写自己入山的必备之物:古琴、茶铛和笔床。这些物品都是文人雅士用来清心寡欲,陶冶性情的,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性和高雅的情趣。
③“邻舍祗因沽酒熟,舆台总为入山忙”两句,是写山中人的生活。邻舍因为酒熟才入山,而山中之人因为要入山才买酒,可见山中之乐。这两句也暗含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④“朝看丹树千峰锦,夕对青橙一榻香”两句,描绘了山中美景。清晨,放眼望去,丹红的山景如锦绣般绚烂;夜晚,面对青山绿水,闻着山中青橙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⑤“打稻歌声中夜起,悬知明月满前廊”两句,写诗人在山中听到的美妙声音。夜幕降临,打稻声中传来,那清脆悠扬的歌声仿佛从天外传来,令人神往,诗人仿佛看到了一轮圆月挂在天边,照亮了整个山房前的走廊。
⑥“此身未易轻许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既然自己选择了归隐,就不会轻易改变主意,决心终身不渝地过清贫的生活。
⑦“我亦无心爱世人,世人却笑我狂”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之情。他既不愿像世人那样追求名利,又不愿意受到世人的嘲笑,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