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应为饱看松,影落晴窗矫若龙。
阅世最宜贞晚节,置身端合在高峰。
临风仿佛疑清佩,入梦萧凉似晓钟。
冰雪与君同闭户,两株苍翠足三冬。

【赏析】

许荪洲的《庭前双松次韵二首》其二,是作者卜居应山,观庭前双松之作。“庭前双松”,指应山县境内的两棵古松。《宋史·地理志》:“应山县,汉广阳郡,晋太元十年改曰安城。”应山在今湖北应山县西南,双松当指此。此诗为作者观瞻庭前双松之作。诗人对双松有特殊的感情,因此作此诗以咏之。

“卜居应为饱看松,影落晴窗矫若龙”。诗人说,我卜居在此,是因为这里有松树,而且松树又高又直,所以我想饱览这些松树,让它们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显现出来。这两句中,“卜居”是说选择这个地方居住,“饱看松”则说明他的目的,就是观赏松树;“晴窗”是写天气晴朗,光线充足,而“影落晴窗矫若龙”,则是说那松树高大挺拔,影子落在窗户上好像一条龙一样。

“阅世最宜贞晚节,置身端合在高峰”。这两句是说,在世间历经沧桑,最适宜的是保持一种坚贞不渝的节操。而身处高位,应该站在最高的山峰之上,俯瞰世界。这里的“贞晚节”,是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的节操,不随波逐流;“高峰”则是比喻处于最高的地位或最高的职位。

“临风仿佛疑清佩,入梦萧凉似晓钟”。这两句是说,当风吹过的时候,那松树的影子仿佛是一块清亮如玉的珮佩。而当我睡觉的时候,梦中的景象又好像听到一声清脆的钟声。这里的“清珮”、“萧凉”都是用来形容声音。

“冰雪与君同闭户,两株苍翠足三冬”。“冰雪”是暗喻松树的枝干,因为松树枝干常年积雪不化,所以称其为“冰雪”。诗人说,我与你一起关起门来欣赏这两棵松树,它们那青翠的枝叶覆盖了整整三个冬天。

这首诗通过赞美双松,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追求坚韧不屈的精神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