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官舍见双松,诘曲空阶偃箨龙。
北阙晴笼金碧影,西山雨接翠微峰。
枝留玉署经年雪,涛杂华清午夜钟。
京洛僦居嘉树少,羡君幽赏已秋冬。
【注释】
萧然:寂静貌。官舍:官府的房屋。诘曲:曲折,不直爽。空阶:台阶上。偃箨龙:比喻松树。北阙:指皇宫北面的宫殿,即紫禁城。晴笼金碧影:阳光照射,使金色的宫墙和琉璃瓦闪耀光彩。西山:指长安西的终南山。雨接翠微峰:雨水与终南山的青翠山峰相接。玉署:玉制的办公房。经年雪:经过一年的积雪。华清:唐玄宗的温泉浴池,在骊山上。午夜钟:深夜的报时铜钟声。京洛:洛阳。僦居:租赁住宅。嘉树少:美好的树木很少。幽赏:幽静的赏玩。秋冬:秋天。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写庭前双松。“萧然”,寂静貌。“见”,同现,指看见。“双松”,指庭前两棵古松。“诘曲”,形容曲折,不直爽。这两句是说:在官府庭院里看见双松,它们盘旋弯曲的枝叶好像一只龙在歇息,显得格外生气勃勃。诗人用了一个“诘”字,把松树的姿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一个“留”字,又写出了这些松树在寒冷的冬日还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情状。
次联写宫阙中的景色。“北阙”,泛指朝廷或皇宫的北面,这里借以代指朝廷。“晴笼”,阳光照射,使金色的宫墙和琉璃瓦闪射出耀眼的光辉。这一联写阳光下的京城景象。
第三联写松树与山石。“枝留”是说松树上挂着厚厚的积雪,“玉署”指松树旁边的玉砌台阶。“寒枝”与“玉署”相映衬,更显出松枝的挺拔、苍劲。“涛杂”,指泉水声混杂着钟声。“华清”是唐代帝王洗温泉的地方,故又名华清池,在今陕西临潼县南骊山北麓。“午夜钟”,指华清池里的大钟。这一联写的是松树旁泉声钟韵,表现了松树生长环境的幽静。
末联抒发情怀。“京洛”,泛指洛阳一带。“僦居”,租住。“嘉树少”,意谓美好的树木很少。“幽赏”,指幽静地欣赏自然风光。“已秋冬”,指到了深秋。这一联写的是诗人羡慕友人在洛阳一带能经常享受到幽雅宁静的山水美景而感到遗憾。
全诗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寄情山水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