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云深护藏经楼,华表何人最上头。
原庙祇今无旧迹,茂陵终古亦荒丘。
金貂空使丰碑壮,石马何知碧草愁。
永巷当年无限事,凭谁一问大长秋。
【注释】
①承恩寺:在长安城东北,是唐睿宗李旦的避暑宫。②华表:古时建塔、墓等,多用华表柱作装饰,其上常有刻文。③茂陵:指汉武帝刘彻,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死后葬于茂陵。④大长秋:官名,汉代称太中大夫为大中大夫,太傅为大傅,太尉为大尉、大将军为大司马、丞相为大司徒、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光禄勋为大长秋。⑤凭谁一问大长秋:意思是要问当年在朝廷中当权执政的大臣,让他们回答。
【赏析】
诗题“出郭从玉泉山历碧云香山晚宿承恩寺得诗六首”是交代诗人出游的时间、地点和所到之处。而“其四”则是本诗的题目,说明这首诗是第四首。全诗写得很含蓄,不直接描写景物,而是运用比兴手法,通过松林、华表、石马、茂陵等物象来抒发感慨。
第一联:“松云深护藏经楼”,松云是诗人登山所见的景色,也是诗人登高远眺所看到的。“深护”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松林的茂盛,又写出了云雾的浓密,把诗人置身其中的境界烘托出来。“藏经楼”,即佛寺中的楼阁,这里指承恩寺内的宝塔。“深护”,既写出了佛塔的古老,又写出了它所处的位置。
第二联:“华表何人最上头”,诗人登上了承恩寺的宝塔,看到了塔顶,想到了当年汉武帝曾在此设宴款待西域的使者,于是想到如今无人再登此塔顶。这一句很耐人寻味,它不仅写出了承恩寺的古,更写出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世事沧桑的慨叹。
第三联:“原庙祇今无旧迹”,原庙,就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原庙”,即原皇帝之庙,现在没有原来的遗迹了。“终古亦荒丘”一句更是意味深长,它不仅写出了历史的久远,而且写出了帝王之庙的荒凉,更反映出世事的变化无常。
第四联:“金貂空使丰碑壮”,金貂是古代达官显贵的标志,这里是说昔日显赫一时的人物,如今已无存留。“丰碑壮”一句则写出了他们过去曾经是多么风光,多么辉煌。
第五联:“石马何知碧草愁”,石马,即石雕的马匹,这里指的是立在寺院门口的石马。“碧草愁”,即碧绿的草丛中充满了悲凉之情。这一联写出了一种凄凉的感觉,表达了对往昔荣华富贵的追忆。
第六联:“永巷当年无限事”,永巷,即长巷,这里指宫廷内的道路。“无限事”,即无穷无尽的事情。这一联写出了一种怀旧之情,回忆起了当年宫廷中的种种往事。
第七联:“凭谁一问大长秋”,大长秋,即太常卿的官职。这里借指过去的朝臣,意思是要问那些当年在朝廷中当权执政的大臣,让他们回答。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