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扬帆京洛游,分携正值芰荷秋。
千岩石色天门屋,万树松声采石楼。
碧水自环青雀舫,朱栏常近白鸥洲。
谢家况有临风句,良夜扣舷歌未休。
【注释】:
江上:泛指江边。
客子:指诗人自己。
扬帆:指乘船。
京洛:即京都洛阳,古时称京城为“洛”。
分携:分别离去。正值:正是。
芰荷:荷花的别称。秋:指初秋,是荷花盛开的季节。
千岩:形容岩石重叠。天门: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
万树松声:形容松树林中传来的松涛声。采石楼: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是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
碧水:指清澈碧绿的水,环:环绕着。青雀舫:青雀是神话中的神鸟,这里借以形容船。朱栏:红漆栏杆。白鸥洲:在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相传有白鸥栖息,所以叫白鸥洲。
谢家临风句:南朝梁代诗人江淹曾作《杂拟金陵道中》一诗:“余思旧游处,行歌望江陵,中流见匡阜,度此爱铜鎍。……谢公终此曲,延寿空长叹。”这里化用江淹的诗意,说自己要像江淹一样,写出“谢家”的诗句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漫游江南途中,描写了诗人所见的江边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首联写诗人乘舟游历京洛(即洛阳),与同游的朋友离别。“分携”二字,点明了离别之因,而“正值芰荷秋”,又表明了分手的时间是在初秋时节。
颔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千岩”,“万树”、“千岩”,都是夸张的手法,把岩石之多、树木之多都写得无边无际;“天门”、“松声”,则都是实写,突出了山的雄伟和松林的生机。两句互文见义,既写出了江上山石林木之盛,又表现出诗人游目骋怀的喜悦心情。
颈联描写了江上的风光,“碧水”是清碧的水流,“青雀”“白鸥”则是水中的游鱼和飞翔的飞禽,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
尾联写诗人看到友人的诗句,感到十分欣慰,于是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歌声一直唱到月亮出来才停下来。“谢家”二句出自江淹的《杂拟金陵道中》,意思是说,我也要写一首像谢灵运那样优美的诗篇来表达我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