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棘山房小径东,田间瓜叶豆花丛。
桥连野竹人闲到,门闭秋桐路未通。
片石疏林如北苑,远山低树似南宫。
夕阳原上偏吟望,曾住诗人陆放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等。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退居家乡时写的一组诗中的第二首。前四句写景,写自己退隐田园后的闲适之乐;后四句抒情,写隐居田园的感慨。

首联“青棘山房小径东,田间瓜叶豆花丛”,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诗人用“小径”和“东”字,点出了山房位置在青棘山下,且在东面。接着诗人又写到田间有瓜叶、豆花丛生,这是农村常见的景色,也是诗人所熟悉的。

颔联“桥连野竹人闲到,门闭秋桐路未通”,进一步描绘了田园景色。诗人看到桥边有野竹,便想到那幽静的小径上有人悠闲地走过。而诗人自己的家门却紧闭着,无法进入,只能远远地欣赏。这里诗人用了“闲”字来形容人的状态,表达了他对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喜爱之情。

颈联“片石疏林如北苑,远山低树似南宫”,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看到的田园风光。诗人用“片石”“疏林”比喻山石、树林,以形容山色清丽明净;“远山”“低树”则用来比喻近处的树木、山峰,用来形容山峦叠嶂,气势宏伟。这两句中,诗人用“北苑”和“南宫”来指代山水,既表现出了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大好河山的爱恋之情。

尾联“夕阳原上偏吟望,曾住诗人陆放翁”,诗人在夕阳下吟咏徘徊,回忆起过去曾经居住过的故乡。这里用“吟望”一词,既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曾经居住过的故乡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用“曾住诗人陆放翁”这一典故来点明自己的身份,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陆游这位伟大诗人的崇敬之情。

【答案】

示例:

游曹山三首其二

青棘山房小径东,田间瓜叶豆花丛。

桥连野竹人闲到,门闭秋桐路未通。

片石疏林如北苑,远山低树似南宫。

夕阳原上偏吟望,曾住诗人陆放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