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由来卧一丘,亭台绝胜辋川幽。
小山积翠藏书屋,曲水流纹荡画楼。
花草自成三径色,风烟不改六朝秋。
步兵老后无尘累,筇杖芒鞋任所游。

大隐由来卧一丘,亭台绝胜辋川幽。

小山积翠藏书屋,曲水流纹荡画楼。

花草自成三径色,风烟不改六朝秋。

步兵老后无尘累,筇杖芒鞋任所游。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析:

  1. 诗句释义
  • “大隐由来卧一丘,亭台绝胜辋川幽。” 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理想状态,即在大地上找一个静谧的小丘作为隐居之所,这里的亭台建筑在视觉上也显得非常优雅和宁静,胜过了唐代诗人王维所描绘的辋川美景。
  • “小山积翠藏书屋,曲水流纹荡画楼。” 描述了小山周围绿树环抱,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可以作为藏书的屋舍;而山下的水流曲折蜿蜒,形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的画中。
  • “花草自成三径色,风烟不改六朝秋。” 这里通过花草自成一派色彩和风烟依旧保持六朝时期的秋色,表达了自然之美与历史遗迹共存的和谐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历史的敬畏。
  • “步兵老后无尘累,筇杖芒鞋任所游。” 以“步兵”自喻,形容自己虽已年老,但依然保持一颗无尘的心灵,可以随时携带着筇杖和芒鞋四处游览,享受生活的乐趣。
  1. 译文
  • 大隐之地,选择一处静谧的小丘,建造一座亭台,其建筑美不胜收,胜过了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辋川风光。
  • 山中绿树丛生,环境清幽,可作为藏书之室;山下溪水流转,波光粼粼,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
  • 花草自有其独特的色彩和风貌,风吹过仍然保持着六朝时期的秋意;即使岁月变迁,自然之美与历史的痕迹都得以保留。
  • 尽管年纪渐长,但内心依然纯净无染,随时都可以带上筇杖和芒鞋,随心所欲地游走于山水之间。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大隐园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场景。诗中的亭台、小山、流水、花草等元素,不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
  • 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尊重。无论是辋川的美景,还是六朝时期的风烟,都是诗人心中永恒的记忆和情感寄托。
  • 最后两句,诗人用“无尘累”和“任所游”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种心态体现了他对于名利看淡、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