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辇行宫讲诵馀,隔溪欣得傍宸居。
垂杨影里摊书卷,流水声中掩直庐。
晓露新荷闻沆瀣,夕阳高树对扶疏。
传呼小艇花间泊,观稼亭西近玉除。

【注释】

侍从西苑进讲恭纪四章:侍从在西苑为皇帝讲解经书。

陪辇行宫讲诵馀:陪同皇帝乘坐的车到行宫中去听讲。

隔溪欣得傍宸居:站在对岸,很高兴能靠近皇宫。

垂杨影里摊书卷:垂柳的影子中摊开了经书卷轴。

流水声中掩直庐:流水声中掩藏了直庐,即藏书的小屋。

晓露新荷闻沆瀣,夕阳高树对扶疏:清晨的露珠落在新生的荷叶上,听到水汽凝结的声音;傍晚的太阳落山后,高高的树与稀疏的树林相对照,显得格外高峻挺拔。

传呼小艇花间泊,观稼亭西近玉除:听到召唤,乘小船停泊在花园的花丛中,观稼亭的西边是玉阶。

【赏析】

《陪辇行宫讲诵余》,作者王维,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陪奉唐德宗在行宫讲诵之余,来到御花园观赏景色并聆听美妙的音乐的情景。

首联“陪辇行宫讲诵馀,隔溪欣得傍宸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陪侍皇上来到行宫讲诵之余,站在对岸非常高兴地来到了靠近皇宫的地方。其中“讲诵”指诵读经书讲解经义。

颔联“垂杨影里摊书卷,流水声中掩直庐”。意思是说,垂杨柳荫下摊开经书卷轴,流过清澈的小溪时掩映着藏书的小屋。这里,“垂杨影里”指垂柳的枝叶投下一片阴影,“摊书卷”指摊开书本。“流水声中”指清澈的小溪流经之处,“直庐”指藏书的小屋。

颈联“晓露新荷闻沆瀣,夕阳高树对扶疏”。意思是说,清晨露水滋润了新长的荷叶,听到水汽凝结的声音;傍晚阳光照耀下高耸入云的树木相互辉映。“沆瀣”指水汽凝结而成的露水。这里的“沆瀣”和“扶疏”,都是用典。据《晋书·王戎传》记载:“戎尝语人曰:‘昔年种柳,皆存今日。’湛然遂以为谚。”这里以“沆瀣”喻指早晨的露水。而“扶疏”则是指高大、茂密。

尾联“传呼小艇花间泊,观稼亭西近玉除”。意思是说,听到召唤,乘小船停泊在花园的花丛中,观稼亭的西边是玉阶。这里“玉除”指台阶。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想象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期国泰民安、社会繁荣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