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仙楷法今犹在,草圣新题墨未干。
秀色松筠千岭上,奇姿鸾鹤五云端。
臣叨宝翰重颁渥,人比瑶光一见难。
自幸此身依日月,拂笺常奉万年欢。

【注释】

①坡仙:苏轼(苏东坡)自号。

②楷法:指楷书的写法,也指人的品行。

③草圣:指王羲之,相传他写的字如龙飞凤舞,故称。

④松筠:松树和竹子。

⑤鸾鹤:传说中的一种鸟,常用来比喻高才之人。

⑥宝翰:皇帝赐给大臣的书信、诏书等。

⑦瑶光:指美玉的光辉,这里借指皇后的光彩。

⑧幸:希望,有幸。

⑨拂笺:指写诗。

【赏析】

这是一首奉诏作诗的应制诗,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四月十八日臣子为皇上所作。

第一首咏王羲之。第二首咏松筠鸾鹤之美,并暗喻自己才华卓绝,难以为继。最后两句以“依日月”喻君,希望永享帝恩。

王羲之书法,笔力遒健,结体自然,飘逸多姿,尤擅行书。他的《兰亭序》堪称天下第一行书。本诗用“今犹在”赞扬王羲之行书的风采至今仍然存在。又用“新题墨未干”赞叹王羲之的新题字迹刚一书写尚未干透,就令人叹为观止。王羲之曾与友人共游天台山,登上了赤城山主峰望海坛峰顶,看到海中白浪翻滚,十分壮观。诗人用“千岭上”形容海浪的气势磅礴,用“五云端”形容海浪的浩瀚无边。王羲之曾梦见自己乘着白鹤从天而降。诗人以“鸾鹤”比喻自己的高才。王羲之还曾梦见自己乘船游览江海上下,诗人用“五云端”形容王羲之梦游的奇丽景象。

第二首咏松竹之美。松竹经霜雪依然苍翠,傲霜凌寒,象征着不屈不挠的高洁品格。诗人用“千岭上”比喻松竹生长在高山险峻之地。用“五云端”比喻松竹生长环境之艰难,从而赞美其顽强的生命力。传说王羲之曾经在山上遇到一位道士向他讨写字的纸,王羲之随手写下“奉橘三百枚”,道士说:“只有八枚橘。”王羲之大笑而离去。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羲之,王羲之说:“我写的字是‘奉橘三百枚’,不是‘奉橘八十枚’。”这故事用来比喻自己才高学博,却谦虚地说自己才疏学浅。

第三首咏鸾鹤之美。鸾和鹤都是古人所认为的吉祥之物。鸾象征君子,表示对贤者的祝愿,同时也暗喻自己的德才兼备。诗人用“人比瑶光”比喻自己的德才都超过了皇后的荣辉,难以比拟。最后两句以“自幸此身依日月,拂笺常奉万年欢”表达了自己感激皇恩和颂扬皇帝的美好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