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祖宸章日月昭,传心精义接唐尧。
典谟四字垂千古,藻翰重华见两朝。
如睹挥毫临墨沼,欣看勒石炳丹霄。
吾君孝德兼文德,作述同光万祀遥。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世祖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大字今上御制题跋勒石告成蒙恩赐观恭纪:这句描述了一位皇帝(世祖)的御笔书写了“正大光明”四个字,而当今皇帝也亲自为这块刻有这些字的石头题写了跋文。这里的关键词是“御笔”、“御制”,指的是皇帝亲自书写或制定的内容;“正大光明”则是描述这块石头上的书法风格或寓意;“告成”意味着事情已经完成或完成的状态;“蒙恩赐观”表示这块碑石被允许让人民观看;“恭纪”则可能是指记录下这件事的文字。
圣祖宸章日月昭,传心精义接唐尧:这句赞美了圣祖的文治武功,强调其智慧和美德如日月般照耀后世,并继承了唐尧的智慧和德行。这里的关键词是“宸章”(皇帝的文告),“传心精义”(传达内心深刻的思想和道理),“唐尧”(古代的一位圣明之君,这里用作比喻或象征)以及“日月昭”(比喻圣祖的智慧和美德如同日月一样明亮)。
典谟四字垂千古,藻翰重华见两朝:这句话赞扬了圣祖留下的经典文献和宏伟的功绩。”典谟”通常指的是帝王的言论或者治国的方针,”垂千古”意味着这些内容将流传千古。”藻翰”通常用来指代华丽的文书或文章,”重华”则可能是指盛世或繁荣的国家,”见两朝”则暗示这些成就不仅在一代,而且在两个朝代都得到了体现。
如睹挥毫临墨沼,欣看勒石炳丹霄:这句话表达了对圣祖书写文字时情景的描绘,可能是在想象或回忆他书写的场景。”如睹挥毫”意味着仿佛亲眼见证了圣祖挥笔的情景,”临墨沼”可能是指他在墨水池边写作,”勒石”可能是指将文字刻在石头上,”炳丹霄”则形容石头上的文字如同明亮的红色光芒照亮天空。
吾君孝德兼文德,作述同光万祀遥:这是整首诗的总结部分,赞扬了君王(即圣祖)的孝道和文德。”孝德”强调了君王对父母的孝顺,”兼文德”则表明他的德行不仅仅局限于道德修养,还包括文学才能。”作述”可能是指创作或撰写作品,”同光万祀遥”则可能是指这种德行和作品将会被永远记住和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圣祖的诗歌,通过对圣祖的文字、德行和功绩的赞美,展现了对其深厚的敬意和怀念。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对圣祖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颂,表达了对其伟大成就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但情感丰富,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