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青山下,诛茅结数椽。
暮蝉千树柳,晓露一池莲。
摘豆朝餐饱,抛书午睡偏。
便须从此去,蓑笠老江烟。

何日

何日青山下,诛茅结数椽。

暮蝉千树柳,晓露一池莲。

摘豆朝餐饱,抛书午睡偏。

便须从此去,蓑笠老江烟。

译文:
何时才能在青山之下,建起几间茅屋?
暮色中,千树杨柳低垂着蝉鸣;清晨的露水洒满池塘的莲花。
早晨摘豆煮食吃个饱,午后闲来翻书入梦;
我必须从此刻启程,踏上归途,披上蓑衣,任凭江风拂过。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何日”直接切入主题,提出了归隐的愿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详细描绘了在青山绿树下建立家园的场景,通过“暮蝉千树柳”和“晓露一池莲”,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

在第五句“摘豆朝餐饱,抛书午睡偏”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快乐。早晨摘豆煮食,享受美食带来的满足;午后则可以悠闲地翻书入睡。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乐趣和自由。

最后两句“便须从此去,蓑笠老江烟”表达了一种决心和无奈。诗人已经决定离开这片充满回忆的地方,继续他的归隐生活。然而,这一决定也意味着告别了世俗的生活,面对的将是更加艰苦的环境与条件。

这首诗以“何日”开篇,通过对归隐生活场景的描绘和日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