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漫歌桃叶,偏宜赋竹枝。
缀条红浅澹,映树绿参差。
堪引渔郎棹,还迷帝女祠。
此君犹未免,芳意向人持。
夹竹桃诗同孙屺瞻裴晋度赋四首其一《乐府指迷》云:“歌咏物之始,必先以比兴。”《毛传》:“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此诗即用比兴之法。“莫漫”二句,以桃叶、竹枝为比。《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遂以“桃叶”为男女欢会之处的代称。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借以表达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缀条”二句,以红绿为兴。“缀条”,《尔雅》:“柳条可接也。”“红浅澹”、“映树绿参差”,则写其色彩。“缀条”,比喻桃花,言桃花虽美,却不如竹枝。“红浅淡”与下句“映树绿参差”相对。“堪引渔郎棹”二句,以竹为兴,“堪引”,犹言足以引人。“渔郎”乃《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人物。《楚辞·九歌》:“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中?”此言渔郎驾着船儿,在洞庭湖畔采摘蘋草。“还迷帝女祠”,言竹枝曲所描绘的竹枝姑娘,令人陶醉,难以自拔。“此君”,指作者自己。“芳意向人持”,言自己的情感如花,欲向人传达,故以“持”字结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时所作,当时诗人因怀才不遇而郁抑不舒,于是寄情于自然。本诗即是借咏桃花与竹枝,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抑郁之情。全诗以桃花、竹枝为比兴对象,借咏物抒怀,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