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岩栖志,于今几十年。
青山留隐逸,白首到林泉。
书卷移家易,松云隔岭偏。
寒宵风雪后,清兴与谁传。

【注释】

①岭先辈:指李鬘岭的先贤。

②岩栖志:隐居山林之志。

③“于今”句:言自隐居以来,已过了几十年。

④青山留隐逸:青山是隐居之士的伴侣,他们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色。

⑤白首到林泉:白发苍苍的老年人终于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林泉之中。

⑥书卷:书籍。家易:移家就学或做官。

⑦松云隔岭偏:山中的松树、白云被山峰隔断,显得特别幽静、清远。

⑧寒宵风雪后:在寒冷的夜晚,当风雪停息之后,心情格外愉悦。

⑨清兴:兴致,兴趣。传:传播。

【赏析】

《送李岭先辈山居四首》是唐代诗人贾至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是其中之一。李嶺早年曾出仕为官,后来辞官归隐,过着隐居的生活。贾至与李嶺同乡且有深厚的友谊,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赠别李嶺山居。全诗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有隐居山林之志,如今已是几十年过去了。诗人以“岩栖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表示自己一直渴望能够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喧嚣和诱惑。而“自有”二字则表明这种志向已经坚定地确立下来,并付诸实践。

第三句“青山留隐逸”则是对前面志向的具体化和现实化,表示自己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让自己隐居的地方。这里的“青山”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也暗示着隐居者所追求的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同时,“留隐逸”也表明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高度自信和满足感。

接下来的句子“白首到林泉”,则是对前面志向的进一步印证和升华。诗人将自己的人生比作一位白头老人,终于来到了他一直向往的林泉之中。这里的“白首”代表着人生的暮年阶段,而“林泉”则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美好境界。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的两句“书卷移家易,松云隔岭偏”,则是对前面描述的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这里的“书卷”代表着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积累,而“家易”则意味着通过读书学习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改变。而“松云隔岭偏”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描绘出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宁静致远的理想景象。

诗的最后一句“寒宵风雪后,清兴与谁传?”则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寒宵风雪后”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孤独、寂静的环境,而“清兴”则代表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精神状态。最后一句“与谁传”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将这种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别人。

整首诗通过对李嶺山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纷扰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