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鳌驾山不肯前,长驱断折神龙鞭。
一朝鳌伏山陷地,独余高背撑青天。
当年命名叹奇绝,今我一见形宛然。
析城之峰难悉数,斯游颇诩窥其全。
如兹诡谲真罕觏,屈第一指何惭焉。
日暮疲驴绕山脚,不登绝顶嗟无缘。
三山戴首竟何处,此景在目非虚悬。
欲行不行重回首,斜阳倒射苍苍烟。
诗句解析:
- “鳌背峰”:这是对山峰的描述,鳌背峰是山的形态像巨鳌背负。
- “巨鳌驾山不肯前”:描绘了巨鳌(象征山峰)在向前移动时的态度,不愿前进。
- “长驱断折神龙鞭”:比喻山势险峻,像是神龙的长鞭断裂。
- “一朝鳌伏山陷地”:描述了一种突然的变化,巨鳌最终倒下,山体陷落。
- “独余高背撑青天”:表达了尽管山峰整体倒下,但有部分仍支撑着天空,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部分仍然屹立的场景。
- “当年命名叹奇绝,今我一见形宛然”:回忆过去人们对此山的惊叹,现在作者亲眼所见,感觉其依然如此壮观。
- “析城之峰难悉数”:表示难以全部列举出这座山的所有特征。
- “斯游颇诩窥其全”:表达了这次旅行让他得以窥见整个山景,非常满意。
- “如兹诡谲真罕觏,屈第一指何惭焉”:这里用“诡谲”形容山峰的独特形态,而作者自豪地说自己见识过这样的景观,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日暮疲驴绕山脚”:描写了夕阳西下时,作者骑着疲惫的驴子环绕山脚的情景。
- “不登绝顶嗟无缘”:因为身体疲惫,未能登上山顶而感到遗憾。
- “三山戴首竟何处,此景在目非虚悬”:表达虽然未能到达山顶,但是眼前的景色并非虚无,而是真切存在的。
- “欲行不行重回首,斜阳倒射苍苍烟”:表达了作者在行进中回头望向远方,看到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间,形成一片苍茫烟雾的景象。
译文:
巨鳌驾着山岳不肯前行,它长长的身躯如同折断的神龙鞭一样。当巨鳌终究倒下,山岳陷落之时,只有高高的山脊依旧支撑着蓝天。当初人们赞叹这山峰的奇特和壮丽,如今我见到它的完整形态,感叹不已。析城的山峰众多难以一一详述,这次游玩让我得以窥见山的全貌,感到非常满足。像这样奇特且罕见的山景真是难得一见,即使只是一瞥也无愧于心。日落时分,疲惫的驴子围着山脚转悠,遗憾不能登顶。三座山峰似乎戴着头饰,到底哪里才是它们的终点?眼前的景象并不虚无,它们实实在在存在。想要行走却又停下脚步回望,斜阳照在这苍茫的烟雾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座名为“鳌背峰”的大山。诗中通过对巨鳌、神龙、山峰等自然元素的拟人化描述,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和险峻。同时,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景的珍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