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愁长夜,秋蛩咽壁寒。
风摇星影动,霜肃鼓声干。
骥枥心犹壮,蕉隍梦已阑。
百年如过客,秉烛几追欢。

不寐

不寐愁长夜,秋蛩咽壁寒。

风摇星影动,霜肃鼓声干。

骥枥心犹壮,蕉隍梦已阑。

百年如过客,秉烛几追欢。

注释:

  1. 不寐:指难以入睡,形容心情忧郁。
  2. 秋蛩(qióng)咽壁寒:秋天的蟋蟀在墙壁上鸣叫,声音听起来很凄凉。
  3. 风摇星影动:秋风轻轻吹动着星光,使星光摇曳不定。
  4. 霜肃鼓声干:霜降之后,鼓声变得低沉而有力。
  5. 骥枥(jì lì)心犹壮:比喻志向高远,但现实却让人心灰意冷。
  6. 蕉隍(jiāo wāng)梦已阑:蕉扇形的大水缸里盛满了水,夜晚用来驱赶蚊子,现在却只能空置在那里,象征着梦想已经破灭。
  7. 百年如过客:人生短暂,如同过客一般匆匆而过。
  8. 秉烛(bǐng zhú)几追欢:拿着蜡烛,努力想要抓住一些欢乐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夜难眠时的感慨和无奈。首句“不寐愁长夜”直接点明了作者因为心事重重而难以入眠。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秋风、星空、霜降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风摇星影动”、“霜肃鼓声干”等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寂静的氛围。

诗人通过“骥枥心犹壮”和“蕉隍梦已阑”两句,表达了自己虽然雄心壮志,但现实却让人感到失落和无力的复杂情感。这里的“骥枥”和“蕉隍”分别暗喻了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困境,而“心犹壮”和“梦已阑”则揭示了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最后两句,“百年如过客”,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整个人类的历史相比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而“秉烛几追欢”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尽管心中有所感慨,但仍试图把握眼前的欢乐时光,表现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深夜中的所思所感,既体现了个人的悲欢离合,也反映了时代的沧桑巨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