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生暝色,负手出柴关。
新月似娇女,荒城疑暮山。
野塘寒苇折,高树乱鸦还。
极目愁萧瑟,尘劳且未闲。
《晚眺》
空庭生暝色,负手出柴关。
新月似娇女,荒城疑暮山。
野塘寒苇折,高树乱鸦还。
极目愁萧瑟,尘劳且未闲。
注释:
- 空庭生暝色:庭院中笼罩在暮色之中。
- 负手出柴关:背着手走出柴门。形容傍晚时分的悠闲和宁静。
- 新月似娇女:新月像娇美的少女一样。
- 荒城疑暮山:荒凉的城池似乎与远处的暮色连成一片。
- 野塘寒苇折:野外的池塘边,寒冷的芦苇被折断。
- 高树乱鸦还:高大的树上,乌鸦乱作一团。
- 极目愁萧瑟:极目远望,感到秋天的凄凉。
- 尘劳且未闲:尘世的烦恼还没有消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空庭生暝色”,以空庭生暝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气氛。接着,“负手出柴关”,诗人以“负手”形容自己悠闲自得的状态,走出家门,仿佛是在享受片刻的宁静。第三句“新月似娇女”,将新月比喻为娇美的女子,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美丽和柔美。第四句“荒城疑暮山”,则进一步将荒城与远处的暮色相联系,形成了一幅辽阔而略带寂寥的画面。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野塘寒苇折”、“高树乱鸦还”等意象,进一步展现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野塘上的寒苇折断,高树上的乌鸦纷飞,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凄清和萧瑟之感。最后两句“极目愁萧瑟,尘劳且未闲”,则是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极目远望,心中充满了忧愁和萧瑟之情,而尘世的烦恼仍然萦绕在他心头,无法得到片刻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个秋天傍晚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它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反映了人生之悲,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