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学问沟通中外,其勋业保障东南,两字易名原定论;
在昭代痛失重臣,在吾宗惊伤族望,九秋挥泪写哀铭。
【注释】
挽张之洞联:挽,为悼念、祭奠之意。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湖北汉川人,晚清洋务派重要人物,曾创办自强学堂和海军学堂。1896年任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次年调湖广总督,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力主对日宣战,反对议和,并主张改革政治、经济制度,被清廷任命为“督办政务处”大臣,主持变法,失败后革职查办,旋又起用,1909年病逝于武昌。
两字易名原定论:此句意指张之洞的姓名与他的功业是分不开的,他的姓名已经固定下来了。
昭代痛失重臣:昭代指的是清朝。重臣,指有重大功勋的大臣。
在吾宗惊伤族望:吾宗,我的家族或宗族。族望,指家族的声望或声誉。
九秋挥泪写哀铭:九秋,指一年的秋天。挥泪,意为流泪。写哀铭,意为写下哀悼的文字。
赏析:
每句都以数字开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首句中的“两字”与“原定”形成对比,暗示了张之洞的名字与他的成就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二句中的“昭代”与“痛失”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于失去如此重要人物的深深悲痛之情。第三句中的“吾宗”与“惊伤”相映衬,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对于家族声誉受损的无奈和悲伤。最后一句中的“九秋”与“挥泪”相映衬,展现了作者在秋风中流泪的情景。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韵味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