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徒有复生奇才,说经锵锵有声,溯源知所自;
乡贤绍船山学术,高轩隆隆辱过,捧杖叹无缘。
【注释】
吾徒:我门下的学生;复生奇才:指刘人熙,他曾被认为死去多年。
说经:讲经说法。锵锵有声:声音宏亮。
溯源:探根究底。知所自:知道来源,即师承。
乡贤:家乡的贤人。绍:继承、继续、发扬、传播。船山:指王船山,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高轩:指高官显贵的车驾。隆隆:车行的声音。辱过:受其恩宠。
捧杖:拄着手杖。叹无缘:感叹没有缘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学生刘人熙的挽诗。诗人以“吾徒”“乡贤”为两个层次,先写学生刘人熙被误为死,而老师仍然怀念他;后写自己作为老师的感慨。全诗结构完整,语言平易,感情深沉,富有哲理,堪称挽诗佳作。
第一句“吾徒有复生奇才,说经锵锵有声”,意思是我们的学生(刘人熙)竟然又复活了,他的才华真是非凡!说他有“复生”(复活)之才并举出证据,说明他已复生,而且很有学问,能说《论语》等经典,声音宏亮,有如钟磬之声;第二句“乡贤绍船山学术,高轩隆隆辱过”,意思是乡里的大儒(指王船山)继承了船山先生的学术,他乘坐着华美的车辇经过这里(指作者所在的村庄),使人们感到荣耀。这两句话一反一正,表达了作者对刘人熙的崇敬与哀伤之情。
首联两句通过对比,突出刘人熙的才学之高,令人赞叹不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刘人熙的怀念与惋惜之情。
颔联“乡贤绍船山学术”一句中的“绍”,表示继承;“船山”,即王夫之,明末清初著名哲学家。王夫之的学说主要来源于王阳明的心学,而王阳明又受到宋代朱熹的影响。因此,这里的“绍”可以理解为继承、发扬或推广。王夫之的学说在明清时期影响甚广,成为学术界的主流之一。
颈联“高轩隆隆辱过”中的“高轩”,即高贵的车子。这指的是那些地位崇高、身份显赫的人乘坐的华丽车轿经过这里的情景。这里的“隆隆”形容车行的声音,如同雷声般震撼人心;“辱”则是承受的意思。
尾联“捧杖叹无缘”中的“无缘”,表示无缘相遇或无缘参与。这是指作者感叹自己与刘人熙无缘相见或无缘参与其中。这里的“叹”表示叹息或感叹。
【译文】
我们的门生(刘人熙)竟然又复活了,他的才华真是非凡!说他有“复生”(复活)之才并举出证据,说明他已复生,而且很有学问,能说《论语》等经典,声音宏亮,有如钟磬之声。
乡里的大儒(指王船山)继承了船山先生的学术,他乘坐着华美的车辇经过这里(指作者所在的村庄),使人们感到荣耀。这两句话一反一正,表达了作者对刘人熙的崇敬与哀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