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色兼清馥,端宜处士培。
羞同桃李节,迟向九秋开。
【注释】1.菊(黄色的菊花):一种花卉。2.处士:古代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此处借指隐士。3.节:节气。4.九秋:秋季的第九个月,即晚秋。5.开:开花。6.羞同:惭愧于与……相比。7.迟:晚。
【赏析】
《黄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是一首咏菊的七言绝句。此诗写黄菊之佳色清馥和其可贵的品格。首句总括全篇,点出题旨;二、三两句分别描写菊花的色泽、香味以及与桃李相比的高贵品质;末句以“羞”字作结,既写出了菊花的高雅,又表现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洁优美,清新自然,富有情韵,堪称咏菊名篇。
“黄菊”是本诗的题目。“菊”是一种花卉,又名“秋英”,在百花中仅次于梅花。它的颜色为黄色,花形似莲,故亦称金芙蓉。它虽不及牡丹那样富丽堂皇,也不如兰花那样幽香淡雅,更没有桃花那样娇艳妩媚,但它那淡雅清香的花色、芬芳四溢的香气却给人以高雅清幽之感,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作为高洁品格的象征来赞美。菊花在百花凋零之后仍能迎风傲雪地盛开,因此又有“傲霜”、“凌霜”、“寒菊”、“黄花”等称呼。菊花还有多种品种,其中有些品种如红、白、紫、黄等色彩斑斓。菊花的花瓣有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披针形等各种形状,也有卷瓣和单瓣两种。有的花瓣厚实,有的瓣薄如纸,有的则像扇子一样展开。有的花朵大而色彩艳丽,有的则小巧精致。有的呈纯白色,有的则带有其他颜色,如黄色、红色、紫色等。菊花的叶子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宽如羽扇,有的细如柳叶,有的则像竹叶那样挺拔有力。菊花还有各种各样的果实,有的是绿色的小球,有的是褐色的卵形或扁圆形,还有的是白色的。菊花的花期很长,从每年的九月到十一月,几乎可以延续整个冬季。菊花不仅美丽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泛种植。
王维的这首诗是一篇咏菊之作。诗中的主人公是一朵黄色的菊花,诗人通过对它的赞美表达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一句“佳色兼清馥”,直接点出了菊花的佳色和清香。这里的“佳”是指美好、漂亮,而“清馥”则是指香气清新芬芳。这两个词语都很好地形容了菊花的美丽和优雅。同时,“兼”字在这里也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菊花的出色之处。
第二句“端宜处士培”,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赞美菊花。这里的“端宜”是指适宜、适当,而“处士”则是古代的一种隐士身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样的菊花最适合那些喜欢隐退山林、追求高洁生活的隐士去欣赏和培养。这里,诗人通过将菊花与隐士联系起来,进一步突出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第三句“羞同桃李节”,则是从时间的角度来描绘菊花的特点。这里的“羞”是动词,表示害羞、羞愧的意思。而“同”则是动词“比”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菊花在花开的季节里并不与桃李争春,而是在秋季才姗姗来迟地开放。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的独特气质,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最后一句“迟向九秋开”则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菊花虽然不是最早开放的种类,但在秋天的时候却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这既是对前文的描述进行概括,又是对整首诗主题的升华。通过这个总结性的句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