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材同出大功成,请看湘水波澜,文武衣冠还有几?
臣叔不痴遗训在,每论岳阳风土,后先忧乐最推公。
【注释】
楚材同出大功成:楚才,指屈原、宋玉等楚国文人。大功成,指楚王朝的建立。
请看湘水波澜,文武衣冠还有几?:湘水波澜,指屈原投江自尽的传说。文武衣冠,指屈原的文采和武勇。还有几,指还有多少人能够继承这种精神。
臣叔不痴遗训在:臣叔,指屈原的叔父屈原因。不痴,指屈原的忠诚耿直。遗训在,指屈原的忠诚耿直的教诲仍然存在。
每论岳阳风土,后先忧乐最推公:每论,经常谈论。岳阳风土,指岳阳的风土人情。后先忧乐最推公,指后来的人最推崇你忧国忧民的精神。
【赏析】
这是一副对联,上联写屈原的忠贞不渝;下联写后人的怀念之情。
上联“楚材同出大功成”中的“楚材”,指楚国的人才;“同出”,指一起出现;“大功成”,指国家统一,政权稳固。整句的意思是说,楚国的人才都为国家的大业作出了贡献,共同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巩固。
下联“请看湘水波澜,文武衣冠还有几?”中的“湘水波澜”,指汨罗江的水波荡漾;“文武衣冠”,指的是古代的文武官员们穿着的礼服和官服;“还有几”,意思是说还有几个人能够继承这种传统呢?整句的意思是说,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能够像古人那样忠诚耿直了。
上联中“请看湘水波澜”的意象,下联中“文武衣冠还有几”的问题,形成了上下联之间的呼应关系。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人的怀念之情。
整副对联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于屈原的敬仰之情,又传达了后人对前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