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在爱才,言在兴学,功在保东南,平生三大端,盛业自古今不朽;
诸葛之公,清献之廉,曲江之风度,上下千余载,亮节与先后同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德在爱才,言在兴学,功在保东南,平生三大端,盛业自古今不朽”:德在于爱护人才,言在于兴办教育,功在于保卫国家的东南疆土,他平生的三大功绩是不朽的,他的盛业从古到今都不为人们遗忘。“诸葛之公”“清献之廉”“曲江之风度”:诸葛亮、王旦、刘向都是名臣;诸葛亮的“清风亮节”是后人称颂的;刘向是西汉时期的文人。

【答案】

译文:

德行在爱才,言论在兴学,功勋在保卫国家东南疆土。

生平三大成就,盛举从古至今传扬不息。

诸葛亮、王旦、刘向都是名臣。

诸葛亮的“清风亮节”是后人称颂的;刘向是西汉文人。

赏析:

此诗赞扬了张之洞的三大功绩,第一句概括了他一生的功德,其余三句则分别指出了他的三大功绩。其中“诸葛之公”一句中“诸葛”指诸葛亮,“公”指张之洞。诸葛亮被后世称为“卧龙先生”,其政治、军事才能卓绝,对蜀汉政权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张之洞也以杰出的政绩著称于世,曾担任湖广总督,主持洋务运动,使湖北、湖南成为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而他在任上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学术,对当时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曲江”指刘向,他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目录学家,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其散文质朴自然,清新隽永。张之洞与刘向同属晚清著名文官,且同姓同乡,因而诗中用“曲江之风度”来称颂刘向,既表明二人之间的亲近关系,又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不仅赞颂了张之洞的政治、军事才能及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而且还突出了他的清廉品格。诗人通过“诸葛之公”“清献之廉”“曲江之风度”三个典故,将张之洞的人格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