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宠辱未须惊,归去南山尚足耕。
眼底谁青与谁白,胸中无我并无卿。
柴门候月惟搜句,竹径迎风独举觥。
栩栩北窗高卧稳,折腰久已薄时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对诗歌内容、思想主旨、情感态度有充分的理解,然后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注意要逐句逐层地分析,最后还要将诗句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1)
“被放”:指贬官外放。
(2)
“归去南山尚足耕”:意谓即使被贬,也足以躬耕于南山之下。
(3)
“眼底谁青与谁白”: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我眼里只有自己,别人都无所谓。青:比喻贤能之人。白:比喻无德无能者。
(4)
“胸中无我并无卿”:意谓胸中有自己,就没有了别人。我:诗人自称,卿:你,指别人。
(5)
“柴门候月惟搜句,竹径迎风独举觥”:这两句是说自己在柴门等待月亮的时候,只是吟诗作赋;走在竹林小径上,迎着山风吹拂,只举起酒杯自饮自酌。
(6)
“栩栩北窗高卧稳”,形容自己安卧在北窗下,安稳舒适,无忧无虑。
(7)
“折腰久已薄时名”:意思是说我早已不再追求当官,不再为世俗名利而折腰,而是安于淡泊,过着清静的生活。
【答案】
【译文】
仕途失意不必惊惶,隐居南山足可耕种。
世上谁是贤人,谁是庸人,我眼里只有自己,别人对我无关紧要。
我在柴门等候明月,只是在吟咏诗篇;我在竹林小径漫步,迎着山风吹来,举杯畅饮。
我安然坐在北窗下,生活安逸,无所顾忌。
我已不再追求官职,不图世间名利,甘愿过一种淡泊清静的生活。
赏析:“被放”即贬官外放。“归去”即回归故乡,归隐山林。首二句写自己虽然受到官场上的打击和挫折,但并不惊慌失措,而是处之泰然。“归去”二字,点明归隐之意。后四句写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所作所为。“眼底谁青与谁白”一句,用一个“青”字和一个“白”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鄙夷不屑之情。诗人认为,在这世界上,他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其他人。“胸中无我并无卿”,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这种超脱尘世的心境。“柴门候月惟搜句,竹径迎风独举觥”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山村茅屋中的生活情景,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栩栩北窗高卧稳”,以“稳”字形容自己安卧在北窗下,安稳舒适,无忧无虑。“折腰久已薄时名”,意谓从政多年,如今已经看破了功名利禄,不愿再为世俗名利而折腰。最后两句是说自己安于清苦的生活,不愿再追求当官做宦途中的得意人物。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