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前席陈词,为道荩臣无命,报国心长,忠爱语缠绵,已是弥留时候;
记当年朝士,与君太液同舟,春明梦久,朅来询疾苦,又连两月晨昏。
【注释】
正:正是,正值,正当。
前席:古人席地而坐,故席为前席。陈词:陈述意见。道:讲述。
荩(jìn)臣:有才德之臣。无命:没福分。
报国:为国家效力。长:长久。忠爱:忠心和爱护。语缠绵:言语情意深长。已是弥留时候:已经接近死亡的时刻。
君:指张百熙。太液:古代皇家的池塘名,这里代指皇帝。同舟:共患难。
春明:春明殿,即中书省。梦久:梦寐之间,指在梦中。朅(jué):离开。来:不久。询疾苦:探问疾病痛苦。两月晨昏:两个月日夜不眠。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挽张百熙时作,其内容大意是说张百熙为国事操劳,已至弥留之际,作者对其十分怀念和同情,并对其生前所做贡献表示赞扬。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感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正前席陈词,为道荩臣无命,报国心长,忠爱语缠绵”,意思是正当张百熙在筵席上慷慨陈词,诉说着一位忠诚的大臣没有福分、国家需要他长期报效,忠心和爱护的话语深情而绵长,已经临近死亡的时刻。这一句通过描绘张百熙慷慨陈词的情景和表达出他的忠心和爱护之意,展现了他为国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的敬仰和对他的不幸遭遇感到痛惜的心情。
颔联“记当年朝士,与君太液同舟,春明梦久,朅来询疾苦,又连两月晨昏”,意思是记得当年我们这些朝廷官员和您一起乘坐船只在大海里航行,我们在春天的阳光下做梦,很久了,现在您来了,询问我的疾病,已经过了两个月日夜不眠。这一句通过回忆昔日与张百熙的交往和共同经历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他深厚的友情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己因工作原因未能及时问候张百熙的遗憾。
整首诗以诚挚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这位忠诚大臣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的不幸遭遇感到痛惜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责任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