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患有界之见存,公举满界汉界新界旧界而胥融,洵佩伟人识量;
国器不外由学之途上,谁综体学用学东学西学以自策,力追老成典型。

【注释】

挽张百熙联:挽,即悼念。百熙,张百熙的字。张百熙曾任学部尚书。张百熙是晚清一位著名学者、政治家,他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等重要的学术著作。“挽联”是旧时对逝者表示哀悼的对联,多写在灵堂或墓碑上。

【赏析】

这是一首挽联,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这位学者的崇敬之情和对其去世的哀悼。

诗的第一句“今日最患有界之见存”,意思是今天最值得我们警惕的是那些有界的思想存在。这里的“患”,是指危害、危险。“界”,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界限、分界线,也可以说是限制、约束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警惕那些有边界的思想存在,因为它们可能会对我们的思想造成危害。

第二句“公举满界汉界新界旧界而胥融”,意思是你提出的观点已经融合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这里“举”是倡导、推崇的意思,“胥融”是指和谐地统一起来。整句话的意思是,你提出的关于中华文明的观点已经融合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

第三句“洵佩伟人识量”,意思是你真的佩服这个人的见识和气度。这里的“洵”是的确的意思,“佩”是敬佩的意思,“伟人”是指伟大的人物,“识量”是指见识和气度。整句话的意思是,你真的佩服这个人的见识和气度。

第四句“国器不外由学之途上”,意思是国家的人才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通过学习之路才能培养出来的。这里“国器”是指国家的人才,“由学之途上”是指通过学习和教育的途径。整句话的意思是,国家的人才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通过学习和教育的途径才能培养出来的。

第五句“谁综体学用学东学西学以自策”,意思是谁能综合地运用各种学问(包括东方和西方的学问),从而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这里的“综”是综合的意思,“体学”是指深入学习、研究学问,“用学”是指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东学”是指东方的学问,“西学”是指西方的学问,“策”是指动力、推动力。整句话的意思是,谁能综合地运用各种学问(包括东方和西方的学问),从而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这首诗通过对张百熙的挽联,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这位学者的崇敬之情和对其去世的哀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人才的培养和对于学问的尊重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