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置移温凉,俯啄笼中雀。
邻园桂欲花,强步试腰脚。
当门三两株,藟小孕香薄。
墙柳则扶疏,飏丝列帷幕。
新竹腾长蛇,出屋孰能缚。
陟亭带原野,烟岚垂漠漠。
溪色青琉璃,山光紫芍药。
夹日万象翻,精眩营魄跃。
北望载鬼车,长驱肆其虐。
豺虎连辈群,何地脱吞嚼。
防师遮江岸,悲笳向我落。
病夫一腐儒,凭槛还铸错。
【注释】
起疴:病初愈。
俞园:地名,即曲阜城东的孔庙。
闭置:封闭。移温凉:指关闭门窗,以御寒气。
俯啄:低头觅食。笼中雀:关在笼中的小鸟。
邻园:近邻的花园。桂欲花:桂花将要开放。
强步:勉强步行。试腰脚:试着走动一下看看身体是否适应。
当门:正门。三两株:两三株。藟(lěi垒):藤蔓。孕香薄:指香气淡薄。
墙柳则扶疏:墙边的柳树显得茂盛。飏丝:飘扬的柳絮。列帷幕:像帷幕一样排列着。
新竹:新生的竹枝。腾长蛇:像长蛇一样蜿蜒向上生长。孰能缚:谁能束缚它呢??
陟亭:登上亭子。带原野:沿着田野延伸。烟岚:云烟和山岚。垂漠漠:笼罩得很低。
溪色青琉璃:指溪水的颜色像青色琉璃般美丽。
山光紫芍药:指山上的光华像是紫色的芍药般绚丽。
夹日:阳光照射。万象翻:万物都在变化之中。精眩:精神恍惚迷离。营魄:灵魂和躯体,这里泛指精神与肉体。
北望:向北望去,形容心情焦急。载鬼车:载着鬼怪的车,这里比喻阴险的人或势力,也指恶人的车辆。
豺虎:喻指凶猛的强盗或坏人。连辈群:接连不断成群。何地:何处。脱吞嚼:摆脱吞噬、折磨。
防师:边防军队,这里指防守的军队。遮江岸:在江边布阵设防。悲笳(jiā)向我落:听到悲伤的号角声落在自己头上。
病夫一腐儒,凭槛还铸错:病弱之人,一个迂腐的读书人,倚着栏杆,仍想做出错误的决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病后登高远眺所见之景,抒写自己壮志难酬之情,并借景抒怀之作。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开阔深远,富有哲理性。首联点明题旨,抒发壮志难酬之情;颔联描写景物,寓情于景中;颈联描写景物,寓情于物中;尾联抒发感慨之情,寄寓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起疴始观俞园”是全诗的总领句,点明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诗人因病初愈,登上曲阜城东的孔庙,远望四周景色,不禁想起自己的壮志未酬,因而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
第一联“闭置移温凉,俯啄笼中雀”,是说诗人闭室静养,闭门不出,把身子缩起来以御寒意,又低下头来觅食小动物,以求恢复元气。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第二联“邻园桂欲花,强步试腰脚”,是说诗人走出家门去散步。诗人走到近处一座花园,看到那盛开的桂花,不禁想起当年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也曾到过这座庭院里游览赏桂的情景,那时正值青春年华,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而今已病卧不起,只能勉强拄着手杖,蹒跚而行,以检验身体是否恢复。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情怀,又表现了他对自己身体恢复状况的担心。
第三联“当门三两株,藟小孕香薄”,是说诗人来到孔庙的大门前,看到门前有几棵小桂树,虽然已经结出小小的桂花,但香气却很微弱,说明桂树尚不茂盛。诗人此时不禁想起自己在长安时曾向一位姓崔的书生借了《桂苑集》等书,希望从书中吸取一点营养,早日恢复健康。然而由于自己身体虚弱,加上长期患病卧床不起,结果不但没有从书中获得什么有用的知识,反而使自己更加衰弱了。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虚实结合,耐人寻味。
第四联“墙柳则扶疏,飏丝列帷幕”,是说诗人来到孔庙的围墙下,看到墙边的柳树长得十分茂盛,柳絮飞扬如列着帷幕一般在空中飘荡。诗人不禁想到自己当年曾在长安时曾到过一次长安南面的终南山游玩,当时也曾见到过类似的景象,只是自己当时并没有在意罢了。现在诗人重游故地,触景生情,不禁想起了往事,感到有些遗憾。
第五联“新竹腾长蛇,出屋孰能缚”,是说孔庙的后院里有一棵刚刚长出的新竹,它的枝条犹如长蛇一样盘旋而上,直冲云天,令人叹为观止。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不禁想起自己曾在长安时曾向一位姓王的书生借过一本书叫《文心雕龙》,书中谈到文章要写得像长蛇一样盘旋上飞、不可捉摸,才能写得出色,使人难以捉摸住文章的精髓。如今诗人自己虽身处病榻之上,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和旺盛的进取精神,希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让那些狂妄自大的坏人和敌人无法捕捉自己的思想精髓而束手就擒。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想象,虚实结合,寓意深刻。
第六联“陟亭带原野,烟岚垂漠漠”,是说诗人登上一座亭台,沿着原野伸展出去的地方走去。他看到四周弥漫着轻烟和淡淡的雾气,笼罩着大地,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诗人站在原野上放眼远望,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长安时曾到过终南山游玩过多次,那里的风景非常美丽,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景色迷人。但是自己当时并没有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只是匆匆忙忙地赶路回家,未能尽情欣赏美景而已。如今诗人重游故地,自然不能不勾起自己心中的回忆和感叹。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想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第七联“溪色青琉璃,山光紫芍药”,是说诗人继续沿着原野向前行走,来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边,只见溪水如同青绿色的琉璃石一样晶莹透亮。他抬头仰望天空,只见山上的云霞呈现出紫色,仿佛是一朵盛开的芍药花。诗人不禁赞叹道:“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这一联是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的山水画,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
第八联“夹日万象翻,精眩营魄跃”,是说太阳光强烈地照在大地上,万物都随着阳光的转动而翻腾翻转起来,使得整个天地之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不禁感到精神恍惚迷离,好像灵魂都要跳出躯体之外一样。这一联是诗人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的山水画,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景观图。
最后两联“北望载鬼车,长驱肆其虐”,是说诗人向北眺望远方的天空,只见天空中有许多载着凶神恶煞的大车在飞驰而过。它们肆无忌惮地肆意践踏大地和百姓的生命财产,使人们遭受到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诗人不禁为那些残暴的敌人和势力感到愤怒和愤慨,同时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这一联是诗人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的山水画,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图。
第九联“豺虎连辈群,何地脱吞嚼”,是说豺狼虎豹这些凶残的野兽结成一伙儿在一起横行霸道,他们到处肆虐、欺凌弱小、残害无辜的人们。他们就像一群恶鬼一样在人间横行霸道,让人无处可避。诗人不禁为自己的未来命运担忧不安。这一联是诗人以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的山水画,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战争场面图。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整首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流畅,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