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仙尉宅,千祀兴坛场。
踵迹蔚道流,鼎宝灿丹房。
马师何许人,其来自何方。
岸异魁梧姿,银须过腹长。
足臂关铜环,神力莫禁当。
胸腹傲万怪,龙虎龟蛇藏。
垂偈何纷敷,证谛接微茫。
妙悟发天人,导源综其纲。
扬薪灰硕躯,霄宇烂生光。
祥云缭绕之,胎鹤下翼翔。
众庶见惊叹,传说互低昂。
至道还自然,缮性挫锐芒。
变异夸末俗,谩诞阶披猖。
灵迹耀大地,偶耳讵云臧。
默探玄牝门,厥旨操括囊。
我们需要逐句解析这首诗:
- 霭霭仙尉宅,千祀兴坛场。
- “霭霭”形容天空中的云雾缭绕,给人以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 “仙尉”指的是仙人的官职,这里用来指代马道人。
- “千祀”表示一千年的祭祀,显示了对马道人的尊敬和怀念。
- “兴坛场”意味着为了纪念马道人而设立的祭坛和场所。
- 踵迹蔚道流,鼎宝灿丹房。
- “踵迹”指的是跟随、追随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众多道士追随马道人。
- “蔚道流”形容道流(道家学派)的繁荣景象。
- “鼎宝”指的是道教的重要法器如铜鼎等。
- “灿丹房”意味着丹房(炼丹的地方)闪耀着光彩。
- 马师何许人,其来自何方。
- “马师”是指马道人。
- “何许人”是询问马道人来自何处的人。
- “其来自何方”是在问马道人的来源或出身。
- 岸异魁梧姿,银须过腹长。
- “岸异”指的是与众不同的样子。
- “魁梧姿”形容马道人的身材高大魁梧。
- “银须过腹长”指的是马道人胡须长且银色,可能暗示他的长寿或高深的修行。
- 足臂关铜环,神力莫禁当。
- “足臂关”可能是描述马道人在修炼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姿态或功法。
- “铜环”指的是马道人身上的装饰品或护身符。
- “神力莫禁当”意味着马道人拥有强大的力量,无人能抵挡。
- 胸腹傲万怪,龙虎龟蛇藏。
- “胸腹”指的是马道人的胸部和腹部。
- “傲万怪”表示马道人胸腹之间隐藏着许多奇特的事物或能力。
- “龙虎龟蛇藏”可能是比喻马道人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控制或隐藏各种元素或象征。
- 垂偈何纷敷,证谛接微茫。
- “垂偈”指的是悬挂的佛经或其他经文。
- “何纷敷”意味着这些经文繁多而复杂。
- “证谛接微茫”意为通过这些经文来领悟佛教的真理并理解其微妙之处。
- 妙悟发天人,导源综其纲。
- “妙悟”指的是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 “天人”可能是指神仙或具有超凡能力的人。
- “导源综其纲”意味着通过理解和领悟来掌握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
- 扬薪灰硕躯,霄宇烂生光。
- “扬薪”指的是扬起柴火,可能是在比喻燃烧自己以照亮他人。
- “灰硕躯”意味着马道人身体虽老但精神矍铄。
- “霄宇烂生光”意味着他的精神光辉照耀大地,使人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 祥云缭绕之,胎鹤下翼翔。
- “祥云缭绕之”描绘了一种祥和的氛围。
- “胎鹤下翼翔”可能象征着吉祥如意,就像一只珍贵的胎儿鹤从蛋壳中展翅飞翔一样。
- 众庶见惊叹,传说互低昂。
- “众庶”指的是普通百姓。
- “见惊叹”表示人们对马道人的成就感到惊讶和赞叹。
- “传说互低昂”意味着关于马道人的传说在人们之间流传,引起了不同的评价和态度。
- 至道还自然,缮性挫锐芒。
- “至道”指的是最高的道德或道理。
- “还自然”意味着回到自然的本真状态。
- “缮性挫锐芒”意味着修炼性情,克服锋芒。
- 变异夸末俗,谩诞阶披猖。
- “变异”指的是变化无常。
- “末俗”可能指世俗之人或末流的风气。
- “谩诞阶披猖”意味着那些夸张荒诞的说法开始盛行。
- 灵迹耀大地,偶耳讵云臧。
- “灵迹”指的是神奇的事迹或遗迹。
- “耀大地”意味着这些事迹或遗迹广泛流传。
- “偶耳讵云臧”表示这些事迹虽然偶然可见,但并不意味着它们真实或完美无缺。
- 默探玄牝门,厥旨操括囊。
- “玄牝门”可能是指道家修炼中的关键或秘密所在。
- “厥旨”指的是其中的道理或精髓。
- “操括囊”意味着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自己的学问或能力。
这首题诗是对南昌青云图马道人遗像的描述,通过对马道人的生平事迹、修行成就和影响等方面的描绘,赞颂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以及对道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