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屋岩坳下上同,居人去尽月痕笼。
玲珑草树缠魂气,宿鸟应窥白发翁。

解析:

  1. 结屋岩坳下上同,居人去尽月痕笼。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画面。”结屋岩坳”指的是在山岩的凹处搭建房屋,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上同”可能是指与杨居士一同前往。“月痕笼”形容月亮的光芒如同笼罩在房屋周围的月光一样温柔而美丽。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山林中静谧、和谐的场景。
  2. 玲珑草树缠魂气,宿鸟应窥白发翁。这句诗则转向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用“玲珑草树”形容草木树木的精致美丽,暗示着自然的生命力;“缠魂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慨,仿佛自然界的每一物都在牵动他的魂魄。“宿鸟”和“白发翁”的对比,更突出了岁月流转的主题,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诗句原文:

结屋岩坳下上同,居人去尽月痕笼。玲珑草树缠魂气,宿鸟应窥白发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和田园生活情趣的诗作。首句“结屋岩坳下上同”,描述诗人与友人共同建造了一处简陋而舒适的住所,位于山坳之中。这里的“上同”可能表示一种志同道合的友情,也可能是表达一种朴素的生活状态。
次句“居人去尽月痕笼”,则表达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当人们离去之后,月亮的光芒透过树林,形成了美丽的月影。这里使用了“月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在树梢上的倒影,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第三、四句“玲珑草树缠魂气,宿鸟应窥白发翁。”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玲珑”二字形容草木生长得精致而有生命力,仿佛充满了灵气;而“白发翁”则指代了诗人自己,暗示着岁月流逝与人生的感慨。这句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和田园生活的情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平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使得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在文化传承上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