蹂躏东南万骑踪,侧攻孔道又传烽。
杀人盈野寻常事,溅血休污蔽冢松。

【注释】

阐:阐述、解说;义宁:南宋建州(今福建建瓯)一带;平江:今属江苏苏州,当时为南宋都城临安府所在地,即今天的杭州;交:指临安府;战事:指宋金战争;取道:经过;恐:恐怕;当先茔(yǐn jìng):指坟墓在先人的墓地附近;邻近:接近;愁思:忧思。

写:抒发。

蹂躏东南万骑踪,侧攻孔道又传烽:践踏东南地区,宋金军队的骑兵像群蜂一样四处骚扰,进攻孔道,又传来战报。

杀人盈野寻常事,溅血休污蔽冢松:战场上杀敌无数,这是常有的事,不要玷污了这些忠魂的墓地,他们长眠在松柏之中。

【赏析】

此词是诗人在南宋临安(今杭州)任内写给友人或亲人的一封书信,抒写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忧思,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蹂躏东南万骑踪,侧攻孔道又传烽。”言外之意,就是“东南”之地被践踏得惨不忍睹。这里所说的“东南”,实指南宋朝都临安。而所谓“万骑踪”者,是指宋金军队南下时的马蹄声。“侧攻孔道”,则是指金军自海上登陆后,由陆路向临安进发的情况。这两句诗中,“蹂躏”一词用得极为恰当。它把宋军与金军之间的战斗比作野兽群蜂般地到处乱窜。“又传烽”三字,既写出了战火连天、烽火四起的紧张场面,也暗示了战事之久、规模之大,更表现了作者的忧虑心情。

第三句说:“杀人盈野寻常事,溅血休污蔽冢松。”这里的“杀人”,指的是战争所发生的伤亡,而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则又是“寻常事”。但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忠勇的将士们的生命和鲜血,却被敌人无情地糟蹋了。“溅血休污”四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哀悼,也反映了他对战争残酷性的愤慨。

第四句说:“溅血休污蔽冢松。”这里的“溅血”二字,是对前句“杀人”的具体化。作者通过这两个字的形象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战场上惨烈悲壮的气氛。然而令人痛惜的是,这些忠勇之士的鲜血竟然不能洒到坟上的松树上!这既是对这些阵亡将士的悼念,也是对他们的控诉。

全词以抒情为主,感情深沉凝重,语言质朴自然,富有音乐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