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鲁殿四无邻,竹石森疏咳唾亲。
祇笑浪吟苏玉局,姓名元未重今人。
岿然鲁殿四无邻,竹石森疏咳唾亲。
祇笑浪吟苏玉局,姓名元未重今人。
【注释】
- 岿然: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
- 鲁殿: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都城——曲阜的孔庙,又称孔府、孔林、孔林等。
- 四无邻:周围没有邻居,形容非常偏僻。
- 竹石森疏:指竹林和石头稀疏分布。
- 咳唾亲:形容亲切、亲近的感觉。
- 浪吟:即随意吟咏,漫不经心地吟诗作乐。
- 苏玉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元未:原本。
- 今人:现代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曲阜鲁国古庙时所创作的七绝中的第五首。全诗通过描绘曲阜鲁国的古老建筑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古人的尊敬之情。
一、二句描绘了鲁国古庙的宏伟壮观,四周没有邻居,显得格外高耸入云。这里的“岿然”一词,形容鲁国古庙的高大雄伟,给人一种震撼之感。同时,也暗示了鲁国古庙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在文化上的影响力。
三、四句则是对鲁国古庙中竹石景观的赞美。诗人用“森疏”来形容竹石之间的间隔,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稀疏分布。这种景象让诗人想起了苏轼的诗句“独行天下路,独坐古今心”。在这里,诗人通过对竹石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古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祇笑浪吟苏玉局,姓名元未重今人”,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被世人遗忘,与苏轼的境遇相似。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展示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认可。
这首诗通过描绘曲阜鲁国古庙的壮丽景观和竹石之间的稀疏分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古人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揭示了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