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峥嵘有此贤,因缘况复见新篇。
上书刘向然藜后,注易虞翻去国年。
世外凤麟何处所,南中草木共光妍。
从今道散风流寂,独茹哀情向八埏。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鼎甫先生逝世的消息后,深感惋惜和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挽诗。
全诗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首二句):诗人首先表达了对鼎甫先生的深深哀悼之情。他用“海内峥嵘有此贤”来称赞鼎甫先生在世上的杰出才能,而“因缘况复见新篇”则表达了作者对鼎甫先生不幸去世的惋惜之情。这两句是对鼎甫先生一生的赞美和对他不幸去世的惋惜。
第二段(中间两联):诗人接着描述了鼎甫先生生前的一些事迹。他用“上书刘向然藜后”来描绘鼎甫先生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敢于直言进谏的情景,而“注易虞翻去国年”则表达了他对鼎甫先生晚年离开故土、远赴他乡的同情和理解。这两句是对鼎甫先生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
第三段(最后两联):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鼎甫先生的怀念之情。他用“世外凤麟何处所”来描绘鼎甫先生如同天上的凤凰和麒麟一般高贵非凡,而“南中草木共光妍”则表达了他对鼎甫先生生前所到之处的美好记忆和怀念之情。这两句是对鼎甫先生生前形象和影响的赞美。
第四段(尾联):诗人用“从今道散风流寂”来表达对鼎甫先生生前风采不再的遗憾,同时用“独茹哀情向八埏”来表达自己独自承受悲伤之情的决心。这两句是对鼎甫先生逝去后的悼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深情的挽诗,诗人通过对鼎甫先生的生平和成就的回忆,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学者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他的才华、勇气和高尚的品质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同时,他也通过对鼎甫先生的追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