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逢三白在高楼,吊影扶吟葛易裘。
羁客每过谈米价,群儿相贵乱乡愁。
墙根觅粒摧毛翮,海畔搴裳作赘瘤。
木末微晴开寤寐,听呼饧担对新篘。

【注释】:

  1. 三白:即三种白色的东西,比喻指雪。
  2. 葛易裘:用葛布做外衣。
  3. 羁客:旅居他乡的人。谈米价:议论物价。
  4. 群儿:指儿童。相贵乱乡愁:互相攀比。
  5. 墙根:屋基下。毛翮(hé):鸟的翅膀和尾巴,这里借指人的头发。摧:折断。
  6. 海畔:海边。搴裳:提起衣服。赘瘤(zhuì lóng):赘疣,比喻不称心的事情。
  7. 木末:树木的梢头。微晴:微风晴朗。开寤寐:醒来。听呼饧担对新篘(jiàn):听到卖糖葫芦的声音,听到新制的麦饼的声音。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在雪后作画楼时,见到雪景,想到雪中生活的种种情况,抒发了对生活的感叹。全诗以“雪”为线索,描写了雪中人们的生活、情感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写诗人在雪后作画楼时,见到雪景。雪中的人们,有的在楼台上饮酒作诗,有的用葛布做外衣,有的谈论物价,有的攀比生活。这些画面都是雪后的景色,但诗人并没有简单地写出这些景色,而是通过描绘人们的生活,表现了雪中的人们是如何地忙碌和艰辛。
    二句写诗人在楼上吊影扶吟葛易裘。这里的“吊影扶吟”是说诗人在楼上望着楼下的人们,想着他们的处境,不禁发出了悲叹。而“葛易裘”则是说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处境,想到了自己的艰难。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所见所想,表现了诗人对雪中生活的同情和理解。
    三、四句写诗人在楼下看到孩子们攀比物价,互相攀比生活,感到十分难过。这里的“羁客每过谈米价”,是指旅居他乡的人常常议论物价;而“群儿相贵乱乡愁”,则是指孩子们互相攀比物价,引起了人们的乡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孩子的行为,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悲哀。
    五句写诗人在墙上寻找粮食吃,却找不到一粒粮食。这里的“墙根觅粒摧毛翮”是说诗人在墙底下寻找粮食吃,却找不到一粒粮食,只好折断自己的头发来吃。而“海畔搴裳作赘瘤”则是说诗人在海边捡起衣服,做成了一个赘瘤,形容自己生活得非常艰难。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行为和生活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悲哀。
    六、七句写诗人在树下听到卖糖葫芦和新制的麦饼的声音。这里的“木末”指的是树梢;而“微晴”则是天气晴朗的意思。诗人在树下听到了卖糖葫芦和新制的麦饼的声音,感到十分高兴。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听到的卖糖葫芦和新制的麦饼的声音,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最后一句写诗人醒来后听到卖糖葫芦和新制的麦饼的声音,感到非常幸福。这里的“听呼饧担对新篘”,是指听到卖糖葫芦和新制的麦饼的声音,感到非常高兴。而“木未微晴开寤寐”则是说诗人在醒来后,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这最后一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心情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和对雪中人们生活状况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雪中的人们和自己的生活,展现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界,同时也传达了一个信息:只有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