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徒真索形骸外,正则超然醒醉间。
彼此是非成短梦,流离踪迹得馀闲。
带霜疮雁横穷海,刷夜生驹失故闲。
所证素毫图二老,吟窗长闭万重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申徒真索形骸外,正则超然醒醉间。
注释:
- “申徒真”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追求形骸之外的境界,即超越世俗的物质追求。
- “正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事物,这里用来表示其超然的状态。
- “醒醉间”形容人处于清醒与迷糊之间,既非完全清醒也非完全迷糊的状态。
赏析:
- 首句通过“索形骸外”和“超然醒醉间”两个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束缚的不满。
彼此是非成短梦,流离踪迹得馀闲。
注释:
- “彼此是非”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和误解。
- “成短梦”意味着这些纷争和误解就像短暂的梦境一样,很快就消失了。
- “流离踪迹”指人的行踪不定,生活漂泊。
- “得馀闲”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找到了空闲的时间来享受生活。
赏析:
- 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纷扰世界的淡泊态度。他不再被世俗的是非所困扰,而是能够从容应对,找到内心的宁静。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豁达理解,认为生活中的纷扰和奔波并非必要,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带霜疮雁横穷海,刷夜生驹失故闲。
注释:
- “带霜”指的是带有露水的早晨或傍晚。
- “疮雁”指的是受伤的候鸟。
- “横穷海”形容候鸟飞越海洋,比喻人生的旅途或经历。
- “刷夜生驹”指在夜晚工作或忙碌到深夜。
- “失故闲”意味着失去了原有的悠闲和自在。
赏析:
- 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类的生活状态。其中,候鸟横渡海洋、夜晚辛勤劳作等意象都传达了一种奋斗不息的精神。
- 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他认为,虽然人生充满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初心,努力前行,就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所证素毫图二老,吟窗长闭万重山。
注释:
- “所证素毫”指的是用最朴素的笔墨绘制的画作。
- “二老”可能是指两位老年的朋友或亲人。
- “吟窗长闭”形容闭门不出,沉浸在自己的思考和创作中。
- “万重山”指重重的山峰,象征着困难和挑战。
赏析:
- 末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同时,他也认为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并克服它们。
- 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他鼓励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