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寒日满山冈,衰草飞蓬更一乡。
绕屋畬烟幻科斗,齧桥溪水应宫商。
眼明牛迹穿红树,肠断鸦雏噪白杨。
过就邮亭羹糁滑,路人弛担话先皇。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他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真实、深刻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表达了人民的痛苦和期望。

诗句注释

  • 去西山还城写道旁风物:指的是杜甫离开长安(今西安)回到洛阳后,在西山附近写诗来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 萧萧寒日满山冈:形容山冈上的景色在寒风中显得凄凉而美丽。
  • 衰草飞蓬更一乡:描述了一片荒凉的景象,草已经枯萎,风吹过就如飞蓬般飘散。
  • 绕屋畬烟幻科斗:指山间的烟雾缭绕,仿佛是繁星点点。
  • 齧桥溪水应宫商:描述溪流在啮食着石桥,发出的声音如同宫商五音般和谐悦耳。
  • 眼明牛迹穿红树:形容牛蹄踏过的红色树叶,像是被照亮了一样。
  • 肠断鸦雏噪白杨:形容鸟儿的叫声,让人感到悲伤和不安。
  • 过就邮亭羹糁滑:指的是路过邮亭时,发现食物已经变得非常软糯。
  • 路人弛担话先皇:形容人们在路上休息聊天,回忆起先皇(即唐玄宗李隆基)的往事。

译文
离开西山回到故乡洛阳,我在山间写下了许多关于风物的作品。
寒风吹拂着山岗,枯萎的草地飘动着像飞蓬一样。
山间的云雾缭绕,仿佛是夜空中的繁星。
石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声音如同宫商五音般和谐。
牛蹄踏过的红叶,像是被照亮了一般。
乌鸦的叫声让我心中感到一阵悲凉。
路过邮亭时,看到食物已经变得非常软糯。
路边的行人停下来休息聊天,回忆起先皇李隆基的往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和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景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比和映衬,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在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