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岁光阴梅柳同,亭亭灯畔雪兼风。
九霄飞影能摇夜,万窍寒声已怒空。
谁听马肝终不食,尚馀鸡肋欲论功。
分明桑下曾三宿,记向闲谣断梦中。
【注释】
初岁:新年伊始,刚一过完年。
亭亭:高耸的样子。灯畔:灯下旁。雪兼风:雪和风一起飘舞。
九霄:高空,九天之上。飞影:流星的闪光。摇夜:动摇夜空。
万窍:千门万户。寒声:寒冷的声音。已怒空:已经使天空都愤怒了。
马肝:指马粪,比喻无用的东西。终不食:一直不吃。
鸡肋:比喻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论功:谈论功勋。
三宿: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宿等于一夜的一半,三宿等于两夜。桑下:桑树下面,这里指乡间。闲谣:闲适的歌声。断梦中:断了梦。
【赏析】
《雪夜感述》是一首七绝,全诗以咏物起兴,借咏雪之景寄托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首联“初岁光阴梅柳同”,意思是新年刚开始的时候,梅、柳一样地迎着春风生长。这一句写冬去春来,万物开始萌生生机,与上句“亭亭灯畔雪兼风”相互呼应,既写出了冬末初春的景象,又点出了时间的流逝。
颔联“九霄飞影能摇夜,万窍寒声已怒空”,意思是在天上的流星能够动摇夜晚的天空,而千家万户的寒气也足以让天空都愤怒了。这两句通过写天上的流星和千家万户的寒气,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颈联“谁听马肝终不食,尚馀鸡肋欲论功”,意思是没有人听到马肝始终不会食用,而鸡肋骨却还想要论功劳。这两句以马肝和鸡肋骨比喻自己无用之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尾联“分明桑下曾三宿,记向闲谣断梦中”,意思是清楚地记得曾在桑树下休息过,而且还记得那闲谈的歌声断送了我的梦境。这两句回忆往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咏物起兴,借咏雪之景寄托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通过对时间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