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控海一都会,广厦环流物象雄。
尽抉群材弃糟粕,上窥三代得帡幪。
瀛寰福泽声灵合,石室文翁拟议空。
起抚弦歌谁和汝,相携破涕问苍穹。

【注释】

集通州师范学堂示季直并贻王旭庄州牧:集是书信,表示对友人的劝勉;示是书信的正文;季直即王季直,字季直,是作者的朋友。州牧是古代地方长官之称,这里是指州牧大人。

跨江控海一都会,广厦环流物象雄:跨江,指长江;控海,指东海;一都会,指繁华的都会。物象雄,指物象雄伟。

尽抉群材弃糟粕,上窥三代得帡幪:抉,挑出;糟粕,比喻无用的东西;帡幪,古时候天子为诸侯所戴的帽子。

瀛寰福泽声灵合,石室文翁拟议空:瀛海、寰海,指四海之内;福泽,恩惠和福气;声灵,声誉和灵验;石室文翁,汉代人窦宪在洛阳建石渠阁,招集天下学者,讨论《五经》大义,称为“石渠之学”。这里指书院,也指学问;拟议,指议论和建议。

起抚弦歌谁和汝,相携破涕问苍穹:起,兴起;抚弦歌,弹琴唱歌,这里指学习;谁,代词,疑问词。和汝,与你一起;相携,互相搀扶;破涕问苍穹,指擦干眼泪问苍天。

【赏析】

这首诗是梁启超在南通师范学堂开学时写给朋友王旭庄的一封勉励信件,表达了他对朋友的鼓励和期望。

首联“跨江控海一都会,广厦环流物象雄”描绘了南通市繁华的景象,强调了它的繁荣和重要性。

颔联“尽抉群材弃糟粕,上窥三代得帡幪”则表达了作者对南通未来发展的期望。他认为南通应该吸取古代文明的精华,摒弃无用之物,以发展自己的文化。

颈联“瀛寰福泽声灵合,石室文翁拟议空”进一步描述了南通的历史文化背景。他认为南通的文化底蕴深厚,与四海相连,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尾联“起抚弦歌谁和汝?相携破涕问苍穹”则是对朋友们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们在南通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同时勇敢面对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