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得友麋鹿,似人应解颜。
况馀吾与汝,一处落穷山。
履迹贪泥滑,襟期对石顽。
沈冥缠积痗,分割墅人寰。
仁先复过谈有述
谁得到朋友麋鹿般,像人应该能开颜。
何况我和汝,同处落穷山。
履迹贪泥滑,襟期对石顽。
沈冥缠积痗,分割墅人寰。
注释:
- 谁得友麋鹿:谁能得到像麋鹿一样的朋友?
- 似人应解颜:像人应该能开颜。
- 况馀吾与汝:何况我和汝。
- 一处落穷山:同处落穷山。
- 履迹贪泥滑:踏在泥上留下的痕迹,贪婪地被泥滑着。
- 襟期对石顽:襟怀的抱负对着石头顽固。
- 沈冥缠积痗:沉溺于深深的忧愁之中。
- 分割墅人寰:分割了世俗的世界(墅,通“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诗人和友人分别时的感慨,表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第一句“谁得到朋友麋鹿”,诗人用“麋鹿”来比喻自己的朋友,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接着,“像人应解颜”,诗人希望朋友像人一样能够开颜,展现出乐观、豁达的一面。
第二句“何况我和汝”,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紧接着,“同处落穷山”,诗人将两人一同留在贫穷的山林中,表达了一种共同面对困境的决心。
第三句“履迹贪泥滑”,诗人用“履迹”来比喻自己的足迹,而“贪泥滑”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在困境中的迷茫和挣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四句“襟期对石顽”,诗人用“襟期”来形容自己的心志,而“石顽”则象征着坚定、不屈的意志。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也展现了自己坚定的信念。
第五句“沈冥缠积痗”,诗人用“沈冥”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忧郁和纠结,而“缠积痗”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情绪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最后一句“分割墅人寰”,诗人用“分割”来表达自己对世俗世界的无奈和决绝,而“墅人寰”则象征着世俗世界对于人的束缚和限制。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