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也天童返,犹馀松桧秋。
海潮通一水,茗坐更孤舟。
袅袅雏鬟出,依依清夜游。
桥头隔人世,曳履向沙鸥。

【注释】七月初四夜与濮青士丈及恪土移舸纳凉赋 其二震也天童返,犹馀松桧秋。

“震也”指地震,这里指地震动后天童寺复归平静。“天童”是佛教禅宗的寺院名。“松桧”是树木名,这里指天童寺的古木。“余”有剩下的意思。

“海潮通一水,茗坐更孤舟。”

“海潮通一水”指海上的波浪和江上的波浪相连相通。“茗”本是一种茶的名称,这里借指茶。“更”是增加的意思。“孤舟”指小舟。“茗坐”即坐在茶船中品茶。

“袅袅雏鬟出,依依清夜游。”

“袅袅”形容女子头发长而柔软。“雏鬟”指少女的头发。“依依”是依恋不舍的样子。

“桥头隔人世,曳履向沙鸥。”

“桥头”指桥上或桥旁。“曳履”指拖着鞋走路。“沙鸥”是海边的一种鸟。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地震之后,来到天童寺纳凉的情景。首联写地震之后天童寺依然宁静如初,只有松树、桧树在秋风中摇曳;颈联写诗人独自坐在茶船上,欣赏着海上的波涛和江上的浪花;尾联则描绘了诗人站在桥头,看着沙鸥飞向远方的景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