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傍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躅;
树成香雪海,西湖重见古时春。
放鹤亭巢居阁联
祠傍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躅;
树成香雪海,西湖重见古时春。
【注释】
祠:指杭州西湖的孤山祠。孤山是苏堤东起端的起点,孤山祠即在此,为北宋名臣范仲淹所建,祀范蠡,以纪念他助越灭吴、兴水利农的功绩。南宋时改为行宫。
巢居阁:在孤山祠旁,相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勾践之地。
水仙王:指范蠡。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曾为相,后隐居于浙江诸暨苎萝山,自号鸱夷子皮。因功大封于陶,称陶朱公。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掉吴国,使吴王被俘,并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又献计助越王勾践攻吴,最终灭了吴国。后人为了纪念范蠡,就在孤山祠旁建造巢居阁。
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至宋神宗赵顼时,已历九帝。故称北宋。
高士躅:指范蠡。躅,原意是足迹。踵接踵,脚迹相接连。比喻人的行为有值得效仿的地方。
高风韵:指范蠡的高尚品质。
香雪海:指西湖上著名的花港观鱼。
西湖:即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风景名胜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它描写了杭州西湖孤山祠旁巢居阁的景色和历史,赞美了范蠡的高风亮节。
首句“祠傍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躅”,说的是孤山祠傍着水仙王祠,北宋时期还留下了高士范蠡的足迹。这里的“水仙王”指的是范蠡,他是春秋末期楚国贵族范蠡的封号,后来成为商人的楷模,被誉为“商圣”。而“高士躅”则是指他高尚的品质和道德风貌。
颔联“树成香雪海,西湖重见古时春”,则是描绘了孤山祠附近的景致。这里所说的“香雪海”,指的是西湖边美丽的花港观鱼。而“古时春”则是指宋代,因为宋代时期西湖的美丽景色与历史上的春天相似。
整首诗通过对孤山祠旁巢居阁的描述,赞美了范蠡的高风亮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