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道连云三百级,轩檐抱岫十余家。
僧闲似讶红尘客,春尽犹开白杏花。
远水无边天作岸,乱帆一散影如鸦。
午钟正觉浮生梦,不羡秋乘汉使槎。

【注释】

1.游法华寺:在今江苏苏州。

2.洪泽湖:在今安徽境内,是淮河下游最大的湖泊。

3.磴道连云:指山路盘旋而上。

4.抱岫十余家:指山峦环绕,像十几个人家那样。

5.僧闲似讶红尘客:僧人清静悠闲好像对红尘(人间)的喧嚣感到惊讶。

6.春尽犹开白杏花:春天快结束了,但山上仍然开着白色的杏花。

7.天作岸:天空作为岸边。

8.乱帆一散影如鸦:形容船帆众多,像乌鸦那样密集,随风飘散。

9.午钟正觉浮生梦:中午的钟声让人感到如同梦中一样,浮生即人生。

10.不羡秋乘汉使槎:不羡慕秋天乘着木筏渡过天河。槎,古代传说中用来渡河的木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法华寺时所见景色和感受。首联描写了登临法华寺的山路和周围的山景;颔联写僧人对游客的惊异之感;颈联写远望水天辽阔的洪泽湖,以及船上众多帆影;尾联写诗人听到钟声而产生出人生如梦的感觉。

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蹬道连云三百级”句,点出了山路之高,并暗示了山路之陡。“轩檐抱岫十余家”句,写出了山中人家之多,并进一步突出了山路之陡峭难行。

“僧闲似讶红尘客”,这一句是诗人对僧人的观察与想象。他看到寺庙中的僧人似乎对红尘中的游客感到惊讶,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游客们身上世俗的气息。这里的“红尘”一词,既是指世俗世界,也是指红尘中的游客们。

“春尽犹开白杏花”这句,则写出了春天已经过去了,但仍有山上的杏花盛开。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

“远水无边天作岸,乱帆一散影如鸦”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洪泽湖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观察远处的水面和船上的帆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这里的“天作岸”一词,既形容了湖水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景象,也形容了湖水的宽广无垠。而“乱帆一散影如鸦”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风中摇曳的情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中。

“午钟正觉浮生梦”这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听到钟声时想到了人生的短暂和虚无,就像梦中一样。这里的“浮生梦”一词,既指人生的短暂,也指梦中的景象。

最后一句“不羡秋乘汉使槎”,则是诗人的豪迈之情的体现。他认为即使人生如此短暂虚幻,也不需要羡慕那些遥远的事物或追求不朽的价值。这里的“秋乘汉使槎”一词,既指传说中的海上航行,也指对远方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