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龙山,峭如霜中锷。
盘旋入山腹,敦然去劖削。
中有千岁云,其大兼众岳。
作霖亦云劳,忽复还寂寞。
我欲从之游,何年闭幽壑。
伫立雪已深,众山化为鹤。
【注释】:
戊寅: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小龙山:山名。在今江西上饶县西南。龙山:即小龙山。稼门师:指南宋初人刘勉,字子羽,号稼轩,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曾为都官员外郎、知严州。后罢官隐居于小龙山,自号稼轩居士。此诗是作者对稼轩的怀念之作。
【译文】:
我登上了江上的山峰,望见了小龙山。它高耸入云,像锋利似霜的刀锋。它盘旋着,深深地进入山中,它的地势敦厚坚实,没有削平的棱角。山中有千年不灭的云气,其大可以兼众岳之长。但作雨也很辛苦,忽然又变得寂寞起来。我真想跟您一起游赏,什么时候才能够呢?我站立在雪地里已经很久,群山好像化作了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刘勉的怀念之作。作者登上江上的山峰,望见了小龙山。他赞叹山势的高耸入云,如利刃似霜,然后进一步想象,它盘旋地深入山腹,地势敦厚坚实,没有削平的棱角,并想象山中的千岁之云,气势恢宏;然而诗人又感叹作雨也很辛苦,忽然又变得寂寞起来。末句“伫立雪已深”一句,更是把诗人的惆怅之情推向了高潮。而最后两句“我欲从之游,何年闭幽壑”,则表明诗人想和稼轩一起游山玩水的愿望不能实现,只好伫立在大雪之中,久久地凝视着那群山。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韵深厚,富有韵味。诗的前四句以议论起笔,先写山之巍峨峻拔;接着写山之层叠曲折,层层推进,层层加深;最后写山之高洁坚贞,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稼轩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全诗意境开阔雄浑,感情深沉凝重。